大家欢喜地围着石杏,不停地让石杏喊他们。石杏也在他们温暖的亲情包围下甜甜的喊着,爷爷,奶奶,娘,二婶,三叔,大哥,二哥,三哥。
“哎呦!老大遇到的那个老道爷还真灵光。说咱小杏儿丢的一魂一魄,迟早能回来。这可不就回来了。我得给保家仙上供,保佑咱们小杏儿从此顺顺利利,健健康康的。”奶奶王氏转身就要往外走。
“好了,好了。我乖孙女刚好,别给累到了。你们都该干嘛,干嘛去。”奶奶王氏开始往外轰人了。
“妹妹,我跟大哥,二哥去砍柴。你在家乖乖地,哥哥回来给你带好看的花”三哥石苍柏依依不舍的摸摸石杏的头,三步一回头的跟石森,石林背起背篓上山砍柴去了。
“小杏儿,跟三叔去院里玩啊!”老三傻柱子不想出去劈柴干活,还想赖在屋里。
“去去去,赶紧劈柴去。一会你劈完祡,让小杏儿跟你在院里玩。”奶奶王氏拎着三儿子的耳朵给推出屋。
不多时,小院里各人又开始了自己的活计。石杏背着个小手溜达着看石家的小院子。
石家的围墙是用石块堆砌起来的,一人多高的院墙,石杏看着能有六尺多高。
木头大门开在正中,一进院子东边搭了个木头架子,有些爬藤植物,还没有结果实,石杏一个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基本认识植物靠果实,没结果实前,一概不认识。
院子西边有个石磨盘,想来是祖父磨豆子做豆腐用的。
正房三间,下面用的石块砌盖一人多高,然后用的土坯加盖。房顶厚厚的铺盖着茅草顶。进门中间的是堂屋。堂屋不大,一进门左右两个大火灶。靠着北墙,放着储水的水缸,水缸上是木板做的缸盖。另外一边还有保家仙的仙台。
东屋,老两口带着三儿子傻柱子住。
西屋,是石杏一家四口人住。
东厢房两间,也是用石块和土坯堆砌搭建。住着老二,石望山一家四口人。
挨着东厢房,有个粮食垛子,这会已经空空的了。
西厢是用土坯建的两间房,一间是杂物房,一间是豆腐房,祖父石老爷子每旬在这里做豆腐,也是石家夏季的厨房。(因为北方的火灶连着火炕,夏季用火灶做饭,晚上就没法睡人了)
挨着石磨盘的是个柴棚,这会,石杏三叔正轮着斧子劈柴,不时的还冲着溜达看院子的石杏挤咕挤咕眼睛,嘻嘻嘻笑。
前院,石杏溜达参观完了。想起奶奶拿着农具去了后院,也溜达着从东山墙转去后院。
后院,还挺大,有将近半亩地大小。有一半,都开垦出来种了农作物。用土坯砌了个半人高的矮墙,防止鸡进去叨食菜叶。石杏还是不认识都有什么,但是能看出来,种类还挺多的。长着不同的样式的叶子。
从东山墙绕到后院就有个挺大个的鸡窝,一只挺漂亮的大红冠子公鸡站在鸡窝上面,傲娇的看着下面的三五只小母鸡东刨刨,西刨刨的找食吃。
靠着北院墙边上西面用土坯盖了个厕所,东面用土坯盖了个窝,看着像狗窝,但是,里面空着却没有狗。
石杏前后院溜达一圈,大致了解了,石家小院的情况。她又晃悠悠的回到前院,拿个小凳子坐在东屋墙根看石老爷子编草鞋。
石老爷子手指粗粝,手上的皱纹里好像有洗不净的泥垢一样。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手。
尽管,石老爷子的手看着不好看,石杏知道,这双手摸在她头顶上有多么的温暖。并且还很灵巧,只见两只粗粝的大手,上下翻飞,不多一会一只草鞋就编制完成。
石杏,成长的现代已经看不到编制草鞋的了,她很是喜欢这些传统的手工艺作品。石杏很是捧场的给石老爷子鼓掌。“爷爷,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