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常青走到小镇外,才发现这座小镇与他路上的幻想一点都不一样。
小镇到处是残垣断壁,杂草丛生,甚至大多数比他还高……
荒凉,残破。
常青叉着腰,仰着头,长叹说:“这简直就是万径人踪灭,鸟都不拉屎啊。”
此时天已经完全放亮。
太阳从山际升起,将云渲染得金灿灿的。
万千霞光从云层的缝隙中迸发而出,驱散无尽阴霾幽寒。
顺着之前人开辟的道路,常青走进了小镇。
空中纸钱飘飞,道路两旁摆放着横七竖八的棺材。
常青走进小镇,只感觉寒意逼人。
回首一看,镇外明亮通透,镇内阴沉幽寒。
一进小镇第一家,敞开着门户,他走近一瞧,一股霉味扑鼻而来。
挥手打掉门上的蛛网,常青捂着鼻子走了进去。
当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三口黑棺,堂屋挂着白缟,正中写着一个大大的“奠”字。
常青头皮发麻地愣了一会儿,这算推门暴击吗?
虽然没有门就是了……
小心绕过棺材,从堂屋进入卧房,再折返进伙房,都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而后常青一连进了好几家,锅碗瓢盆倒是一大堆,还有一些发霉的谷米。
什么金银细软,古董名画是看也看不见。
书籍、信件、契约更是一点影子都没有。
不过要是换个思路,这些锅碗瓢盆要是能拿回现实,也算是古董了吧?
可惜,终究是梦一场。
那道人领着他的顾客也不知去哪儿了,常青转了大半天,也没见着人。
快靠近镇中心的时候,常青终于发现了一座独门别院。
三进三出的大院子,家里怎么着也有不少的好东西吧?
当然,别误会,他所说的好东西是书籍之类的知识载体,毕竟梦境最有用的是什么?
是知识和记忆。
这两种可以带出去的才是最宝贵的。
其他的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
围着这座大院转了两圈,他终于找到了一处比较低矮的院墙。
左右看了看,他猛地冲过去,一步踩到墙壁上跳起来,双手抓住墙沿。
然后双手双脚同时发力,爬上了院墙,找准柔软的地方,然后纵身一跃。
“嘭”
成功进入大院。
这户人家,正院厢房、花园小榭一应俱全。
亭台楼阁,廊腰缦回那是一样不少。
找了好久,才让常青找到了书房。
他昂首挺胸,宛若进了自己家一样,转头便将翻院墙时左看右瞧的模样忘掉了。
书房不大,也就摆放了两个书架,上面放了些竹简、书本、字画和瓷瓶。
常青先是拿了本线装本的书,上面用繁体字写着“尚書”,再拿起另一本,写着“論語”。
然后常青不信邪,将书架上的手抄本都翻了一遍。
最后也只找到了两卷有关诡秘的书,一卷《葬書》,一卷《齊諧》。
翻开《葬书》,开篇便是“葬者乘生气也。”
生气即一元运行之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
天无此则气无以资,地无此则形无以载。
故磅礴乎大化,贯通乎品汇,无处无之,而无时不运也。
不知为何,常青莫名想到了这古怪的小镇,遍布各处的黑棺、白绫和纸钱。
漫天飞舞的纸钱,
森然刺骨的阴冷。
常青头皮炸裂,后背一阵一阵发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