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祝贺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午时,众多大臣已经来到了大殿,坐在一旁恭贺皇上。
朱元璋只是淡淡说道:“起来吧,新年新气象,希望大家能在新的一年内,好好办事,让大明王朝更加兴旺。”
众多大臣马上说道:“臣鞠躬精粹,死而后已。”
见此,一旁的马皇后笑着说道:“皇上,午时已经到了,不如就让大臣们吃吃喝喝如何?”
“皇后所言极是,午时已到……大家就开吃吧。”
朱元璋淡淡笑着,只有面对马皇后的时候,他才会如此。
不过朱元璋今日可不是简单的过年,他要借这个节日,问问李善长一些问题。
想着,朱元璋朝着李善长看去:“右相国,不知你那科举改革如何了?有没有和之前不同?”
李善长心里咯噔一下,抱拳说道:“皇上,科举改革之事,没有那么简单,我还需要得到天下读书人的建议,才能实行。”
“这都过去了一两个月了,你竟然还没有一套方案吗?”朱元璋不温不火说道,但在李善长耳朵里,犹如一道惊雷一样,他明白了……朱元璋借着这个节日逼他呢!
他有些慌乱说道:“皇上,倒是有一些方案,只是并不成熟。”
“哦,那你给我看看。”
朱元璋冷冷说道。
此时其他大臣朝着李善长的看去,充满了同情。
胡惟庸微微皱眉,李善长从某种情况来讲,和他是站在一起的。
可现在他也没有好的办法帮助李善长,只能静观其变。
李善长抱拳道:“那老臣当场写吧。”
“来人,赐笔墨。”
众人看着李善长书写,吃饭的心情都没有了。
眼神时而不时盯着李善长那儿,如果李善长不给朱元璋一个满意的答卷,那朱元璋少不得要拿这件事大作文章。
这种事情,朱元璋不是没有干过。
所以今日能不能吃到好饭,就看李善长的了。
李善长倒是不慌不忙,科举改革他早就有计划,自认为一定不会引起皇上的反感。
所以洋洋洒洒写下之后,便说道:“皇上,我已经写好了。”
朱元璋便说道:“呈上来。”
众人的目光全部落在白纸上面,一个个屏住呼吸,不敢说话。
朱元璋拿来看了看,李善长写得非常详细,不仅说了为什么有些地方不能改变的原因,也说了有些地方要改变的原因,这说明李善长这段时间没有闲着。
不过朱元璋却是脸色一变道:“右相国,你这基本上和以前没有什么变化啊!”
众人瞬间感到窒息,情不自禁朝着李善长那里看去。
李善长马上低头,有些紧张道:“皇上,臣已经询问过数以千记的读书人,算得上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虽现在还未完善,但臣已经觉得大致上已经定了,臣不觉得没有任何改变。”
“哦,那我问你一声,你说要提高秀才的录取率,我想问问……这是何故?”朱元璋冷冷说道。
李善长马上说道:“皇上,我们大明的读书人太少了,如果能提高录取率,那能为我们大明效劳的读书人也就更多,这对我们大明是一件好事情。”
“好事情?搞一些不合格的人,就算好事情?”朱元璋冷冷一哼,直接撕碎了桌子上的白纸。
李善长脸色一白,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会这么说。
他本来以为朱元璋对科举不满,就是因为科举刷下了许多偏才。
怎么让偏才为大明王朝效力,那不就是提高录取率。
这样子,就会减少人才流逝。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