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儿来到站前百货大楼,大楼的一层是买蔬菜,干调和一些小百货之类的,她转了一圈,没啥可买的,又顺着楼梯走到二楼,二楼是买鞋的,这里的鞋品种真多,什么皮鞋,布鞋,凉鞋,拖鞋,各式各样,琳琅满目。
她转了一圈,没看到棉水鞋。她又上了三楼,三楼里卖的是服装,这里的服装都款式新颖,只是人不多,都是来看的,买的人很少,转一圈后她又上了四楼,四楼里卖的是床单被罩之类的,没啥意思,她看了一眼就下楼了。
她又回到一楼,也许这里有水鞋。她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看,终于在一个卖日杂的摊位里,找到了棉水靴。
该回去了,她顺着来的路溜溜达达走着,突然,从身后过来一辆自行车,在娟儿身边停下。
“老妹儿,去哪儿,上车,我带你。”
回头一看,一个男人,大概四五十岁,满脸奸笑,一副不怀好意的样子,不认识。“不用,我家就在附近,谢谢!”
娟儿客气地拒绝。“上来吧,我骑车带你。”
说着,那个人就要下车来拽她。她吓坏了,加快脚步向前走去。正好从后面过来一个人力车,她招手叫停,急忙钻进人力车,坐车跑了。
“你去哪儿了?”
老板正在院子里站着。“我去站前买一双棉水靴。”
“我前天去老田家,他家炸豆腐泡,我看挺好,利润大,我也想试试,你帮我呗!”
“需要我做什么?”
“我看见他的制作过程,我做你看,如果不成功,你帮我找一下原因。”
“可以,我可以和你一起研究。”
老板按照在老田家看到的工序去制作豆腐泡,第一次以失败告终。他们反复实验好几次,最后终于找到了技巧,做出来的豆腐泡像乒乓球一样,又大又圆,而且里面是蜂窝状。
看到成绩,老板欣喜若狂,拿着豆腐泡去工人那里,夸赞娟儿聪明,头脑灵活,这次实验多亏娟儿指导。
从这以后,老板豁达离不开娟儿了,在他心里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情感,他一会儿见不到娟儿,他就找,“娟儿哪去了?”
工人们每天都能听到他这句话。其实不是只有他对娟儿有这种情感,这里的工人都喜欢她,她善良,哪个工人需要帮助,她不用说话,都是主动上前。他们也喜欢听她说话,幽默风趣儿,待人热情。
工人们都把她当做朋友,知己,有什么心里话,也都愿意和她说。
现在豆制品加工厂里的工作娟儿全学会了,她是哪里需要,她就去哪里。今天卷干豆卷的缺人,她在那里帮忙,起干豆腐没人,豁达把老板娘叫出来,让她起。
这位老板娘好吃懒做,每天早晨在炕头躺着,下午在炕梢躺着,让她干活,脸呱嗒撂下来,还不敢说,气哼哼地来到车间起干豆腐,就是把做好的干豆腐从包布皮上拽下来,摞上,她把干豆腐甩了一地,老板见状,打发她回去。
“行啦,你还是回屋躺着吧!”
她转身往回走,正好锅炉里的豆浆熟了,工人忙别的,忘了看锅,都溢出来,淌了一地。她视而不见,任凭豆浆流淌,目不斜视地回屋歇着了。
“你说我怎么摊上这样的媳妇儿,哎!”豁达看着老板娘的背影,无奈地对工人说。
转眼到了年底,工人们都放假回家了,娟儿无处可去,只有在老板家过年。
“老刘在家没?”
从大门外进来一位中年妇女,进屋就找老板。“你们老板哪去了?”
她看见正在忙碌的娟儿,问道。
“不知道。”
她进屋和老板娘说话去了。原来,刘豁达开这么大的厂子,却没有钱,这位中年妇女是卖他家黄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