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能稳稳的拿捏住上级布置的任务以及同事之间融洽的关系。光凭这两点也是我难以追得上的,也是因此我才觉得自己在采购部门是多么的卑微。离开,对我来说可能是一件幸事,至少现在的我还不适合这里,我还得加强修炼,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天生的,人在智力上是没有差别的,天才根本就不存在,后天的差距是其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的努力慢慢改变的,突然闯入一个新环境,后来者肯定是不如先来者的,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特别是职场。
离开了蜀海,并不代表我很差劲,当初来的时候,我还是门店的佼佼者,如今回去,也不过是重拾信心而已。
在老采购身上,他们做一件事可以熟悉到闭着眼睛去干,干完之后便只有惰性了,全然没有了创造力;而新采购对事情越不了解、不熟悉,就越会小心戒惧,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心里紧张,外生出各种不协调的肢体动作。在这种情况下,身为主管是需要引导的,利用手中的权利强弱搭配,成效反而会更高,更富创造力,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三三制打法最有效,平时训练三人一组,轮换执行,战时状态,随时替补。只需要一个轮换周期,无论多么差劲的员工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如果单凭员工自行摸索,不仅员工提升得很慢,还有可能在原地踏步。最终让员工憾然离场,公司还损失培养一个新人成长的时间和成本。
老员工的血性在工作的过程中是会消磨完的,需要不断的培育、养护。而刚来的新员工面对陌生的新环境内心都会有强烈的求胜欲望,其血性也会表现出来。两者搭配,虽然老员工会抱怨,但上级处理得好,能够借助新员工激发老员工沉睡的血性,其爆发力是十个新员工都比不了的。当主管的被老员工骂两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部分牺牲也是付出。
采购部不是一个长久工作的地方,只要是资本所控制的企业,是不会让一个出色的采购员长期把持公司某一块业务的采购大权的,因为采购的职能性质决定了员工的职业寿命。大多采购都会有私心,给自己留条后路。当然也有一直干采购的老员工,永远像个新人一样,永远有谈不完的供应商,经常陪供应商去见客户,去应酬,当然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