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沈家权威在此,沈家家主知道她这番德行,威胁她莫要乱说话,又对周围的下人使了使眼色,一旦沈清若要上去发疯,就立刻扑过来按住她。
沈清若到最后也没有轻举妄动,就看着宋时煜那个不负责任的背影。
接下来的日子依旧是被家主关在了后山的一处别院,守卫森严,想跑都跑不掉。
后来沈家主也对沈清若下了最后通牒,要么嫁到宋家去,要么打断她的腿把她扔下山。
……
距宋时煜前来提亲已过了两月有余,冰消雪融,山上回暖。
一群侍女踏进沈清若的寒舍,送来了一堆绫罗绸缎。
该说不说,沈家就算再厌恶她的出身,再嫁女一事也是不会含糊的,大到婚服,小到发簪,统统都是大手笔,那做工显然非比寻常,即使沈清若再抵触这门亲事,对这些姑娘家家的东西也是喜欢的很。
在侍女的帮助下,沈清若穿好了那身华丽的婚服。
腰线处绸缎裹紧,显出婀娜的身姿,裙身金线处秀了细密的樱花花瓣,外围披着一层金色薄纱,恰到好处又不显繁冗。
沈清若随了母亲的美貌,一身雍容尔雅的气质,偏生生了一张殊艳的脸,秀丽的眉眼下有一颗浅浅的泪痣,却因为淡漠纯粹的眼神没了传统意义上的秋水碧波。
这时侍女为沈清若点缀上红唇,发髻梳了上去,再插上那几只金步摇,全然添了气场,叫人觉得她天生就该胜任哪家家主的妻子。
一个月后,沈清若披着这身绫罗绸缎被送出了沈家。
可见宋家的不重视,一路上都是沈家在往前送,宋家连个接应的人都没有,大概是想给新娘子一个下马威,显得自己有些地位,但沈清若却觉得,这种小事上斤斤计较反而让人觉得没了格调,怪不得就算宋时煜那样的天之骄子,也没有人家敢把女儿嫁过去呢。
不过嫁不嫁是一回事,姑娘们心里向不向往又是另一回事。
她们一路上看着沈清若那行人,腹诽道:“宋公子那样清明的人,怎么能去这种来路不明的私生女?她也配?”
与其说是腹诽,却也全然不避着沈清若本人,听到这,她竟有些暗爽,这些她一律理解成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到了宋家家门前,沈清若才看见了宋时煜那张冷峻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