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这边刚过晌午,午休时根本睡不着,辗转反侧躺在床上,周钰满脑子都是杜凡。
这才百无聊赖的拨通了周岩的电话,可对方显然心不在焉,惹的周钰更加不快。
最近像是中了毒一样,一次一次回忆那天在超市的场景。
没有丝毫后怕,反倒是越来越庆幸起来。
而那晚的夜色,早就浪漫的让人融化掉了。
从此以后,每次经过那条路,每一盏路灯都宛若星辰,每一缕晚风都清香沁鼻。
关于那天的一切,都被赋予了童话里的浪漫与温情。
爱上一个人、大概如此。
朝思暮想、占据了的整颗心,眼睛似乎装了刻录机,关于他的一切都过目不忘。
脑海像是一部放映机,不厌其烦的重复播放他的一切。
连空气似乎也被占领了,一旦爱上,他似乎就有了独特的气息。
嗅一嗅他碰触过的衣袖,分开再久好像也会残留他的味道。
一旦陷入这样的冥想,爱就被坐实了。
便如大难临头一般慌乱无措起来,自信摇摇欲坠,心思错乱如麻,你的骄傲不击而溃。
周钰早就无计可施了,她甚至找不到主动联系杜凡的借口,或者,她其实是没有主动联系的勇气。
这样的时候,她通常能想起哥哥周岩来。
周岩大周钰8岁,从小到大,周钰都黏在哥哥身后。
很多清晰的画面停留在周钰心中,记忆逐渐堆积,一年又一年,垒砌出一股坚实的安全感,让周钰任何时候都能有恃无恐。
她永远都坚信,任何时候周岩都会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的保护自己。
还有什么比亲情更牢靠呢?
早年时,父母处在事业的拓展期,家里并不太富裕,大人们又很忙。
11岁的周岩带着3岁的周钰在小区玩耍,邻居家的大黑狗呲牙咧嘴的奔向周钰,冲着孩子们凶狠的大叫着,周钰被吓坏了,哇哇大哭起来。
那时候周岩又瘦又小,随手捡起一根很细的枯树枝,挡在周钰身前,颤颤巍巍的阻挡着那条大狗。
周钰一只手抹着泪,一只手捏紧哥哥的衣角,两个孩子、一只大狗就那么对峙着。
直到匆匆跑来的狗主人牵走了黑狗,周岩泄气了一样瘫在地上,死死攥着枯树枝,逞强的告诉周钰,“钰儿别怕,哥哥会保护你。”
巨大的恐惧感,让那截枯树枝成为兄妹眼中削铁如泥的利剑。
而深厚的亲情,让周岩在那一刻成为最勇敢的剑客,化枝为剑、拼命保护自己最爱的妹妹。
事实上,周钰的整个童年,也的确都是在哥哥的守护下度过的。
小学时脸上被后桌的男生画上了笔迹,第二天周岩逃课过来,在老师惊诧的目光里,气冲冲闯进教室,拎着后桌男孩的衣领,恶狠狠的告诉对方,“我是周钰的哥哥……”
话没说完就被两个老师拉了出去,但从此真就没人敢欺负瘦小的周钰了。
以至于到了中学,还有同学在背后零星的议论,说周钰的哥哥是凶神恶煞的暴力狂。
连那些暗恋周钰的小男生,也要犹豫再三才敢试着表白,还总是不忘问一句,“你哥让你谈恋爱吗?”
人是立体而饱满的个体,这个立体感体现在人格、形象的多面性来,而这份饱满是因为填充了丰富深厚的情感。
你从不同角度审视一个人,再以不同的情感角色去感受一件事,总有恶与善、黑与白截然不同的认知。
可我们能怎么办呢?
我们做不到被全世界认同,但一定能够赢得被爱那一方的信赖,这已经足够成就我们内心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