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其他类型 > 三人行,在人间 > 第2章 送行 ——我们在告别中成长,我们在告别中老去

第2章 送行 ——我们在告别中成长,我们在告别中老去(1 / 3)

结束了饭局,钟颖跟王思颖一起下了楼,走在小区铺设考究的步道上,王思颖突然醉意朦胧的抱住钟颖,“钟颖,你们也会讨厌我吧?”

钟颖被问得没头没脑,然后扶着王思颖送上了出租车。

一路都在揽着王思颖,“我们不是最好的朋友嘛,从大学开始就是最好的朋友,没人会讨厌你的”。

王思颖醉醺醺的重复着,“对不起、对不起”。就那么重复到被搀扶着进屋躺下。

钟颖拍拍王思颖的脸,“好好睡一觉,明天就要起飞啦”,然后轻手轻脚的下了楼。

天微亮,王思颖就拖着行李箱出发了,出租车上,无意的一转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家咖啡店,原木牌匾上刻着蓝色的暮霭两字,微暗的落地窗后,有个静静忙碌的身影。

大概平时行色匆匆吧,这条路走了无数次,竟不知道还有一家名字这样好听的咖啡店。

还记得大三那年,钟颖参加学院的读书会,那时候她看过一部小说,讲的是城市在战火中沦陷,超市货架空荡荡、人们饥肠辘辘,街道上四处是流浪的居民。

女主角艾琳却靠着自家的咖啡店生存下来,店里的面包粉、咖啡、牛奶,甚至衬托氛围的蜡烛,支撑那个女孩子挨过了城市的寒冬。

后来,城市归于和平,很多人早已死去,半年来,艾琳终于放下了挡在门口的巨大木板,一群白色的鸽子一齐飞向天空,阳光一瞬间洒满整个咖啡馆,艾琳遮着眼睛自言自语:暮霭之后,终见光明,一切都来得及,不是吗?

那时的钟颖默默无闻,除了两个好朋友,很少与其他同学接触,但因为那场演讲,被很多同学认识,有些俏皮的男生,想不起钟颖的名字,就会远远的喊一声“艾琳”。

大概挖掘到了自己的潜力,总之从那时起,钟颖开启了自己的创作之路,一开始写书评、后来就是原创的散文、诗歌,大报小刊也算硕果累累,最终也成为钟颖毕业后进入报社的敲门砖。

人这一生就是这样,机会其实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有人茫然不知、有人无力应对,也有人像钟颖这样,从此打开了人生中一扇大门。

王思颖扫了一眼人影憧憧的街道,上海的街头,每个人都在急匆匆的赶路,人们穿梭在高耸入云的大楼间,拼尽全力的与时间赛跑。

冷不丁的问师傅:“师傅,上海美吗?”

“谁来打车我就觉得谁美,哪里打车的人多,我就觉得哪里美。我哪有工夫看哪里美不美?”像在背一段顺口溜,师傅笑着自嘲。

这大概,是生活的自问自答?

一时竟也无言以对,是呀,哪里都有如画美景,但哪里都有柴米油盐。在这车水马龙的城市里,有人在旅行,有人却只能奔走。

就像大学毕业时,她们宿舍一起讨论毕业去哪里,有的人因为一座城市的繁华而心向往之,有的人因为某个眷恋的人而坚定选择背井离乡。

那时的她们并不知道,繁华与爱情,都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他们不知道一座城市的美好只属于有能力欣赏的人,而爱情的风花雪月最终也抵不过柴米油盐的熏烤。

人们对美好的认知一直都在改变,而美好的事物,从来都是是时间、精力富足之余的奢侈品。别指望纽约的乞丐赞美美国,别奢望贫苦的山村滋养诗意。

那些远道而来去欣赏稻田的人们,恰恰是不需要播种除草的人;沙滩上吹着海风哼着歌儿的旅客,恰恰是不用风吹日晒下海捕鱼的人;心无旁骛憧憬爱与被爱的人,恰恰又是那些没有真正一起生活过的少男少女。

拥有与热爱是两回事,生活与梦想大多数时候也难以兼得。

办完值机,王思颖抬头看看墙壁上的大钟表,然后准备去安检通道排队。刚一转身,迎

最新小说: 如何饲养一个阴湿反派 黑暗生命体不想跟奥特之光为伍! 觊觎 GB 靡日不思 每晚都穿入诡异世界 盼芙蓉 孤寡多年喜提一子 斗罗:剑修无上 听说你是唐小姐 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