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祖先也是穷人,所以,苏家后代变富裕之后,第一个要铭记的就是不忘本,不能改变苏家人勤劳良善的本性;第二个呢,就是不忘恩,任何一份事业的成功都是需要诸多工人、管理人员大家一起来共同支撑与成就的,所以苏家不能忘记大家的努力和恩情,苏家人一直在尽自己的力量来回报春北县的老百姓,帮助大家共同走向致富路。在这些方面,我不敢说苏家做的有多好,但苏家一直在尽力去做好。”苏老夫人语重心长。
“老夫人,您太客气了,您是个好人,苏家是好人家,苏家对咱们春北县的老百姓够义气,也够意思,春北县的老百姓们都很感激苏家,感激您!”底下宾客中有人说道。
老夫人向说话的人投去感谢的一瞥,接着对慕娉婷说:“至于你上面所说的那些有钱人为富不仁、为非作歹、欺负老百姓的事,别人家我不知道,但苏家是从来没有也永远都不会那样做的,这一点不用我说,苏家的祖先泉下有知也不会允许的。”
“苏家的人待人最和善了,从不欺负我们老百姓。”
“苏家人拿我们穷人当自己人看待,平时最爱接济我们穷人……”
“苏府不但不会欺负老百姓,相反是苏府养活了咱春北县的老百姓,春北县如果没有苏府,将会有多少人吃不上饭,住不起房,小孩子没钱穿衣,老人家没钱看病,年轻人娶不起媳妇……”
“苏府就是咱春北县老百姓的衣食父母!春北县不能没有苏府!”
……
宾客席中你一言我一语大家都在夸赞甚至是颂扬苏家,后面几个发言的人更是慷慨激昂,情绪有些激动,看得出来,他们平时都没少受苏府的恩泽与照拂,苏府和苏老夫人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威望非常之高,也非常之重,这一点也是慕娉婷之前所没有想到的。
苏老夫人十分感谢大家的拥戴,她向大家鞠了一躬,然后走到慕娉婷跟前,把音量放低:“孩子,你是读书人,道理比我懂得多,有句话叫‘既来之,则安之’,你既然来了,不妨就先留下来?哪怕……是观望,哪怕是试一试?你给世斐一个机会,也给你自己一个机会,万一你发现这里的一切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呢?万一事情有转机呢?退一步讲,就算过段时间你仍然觉得无法接受世斐或苏家,那到时候你再走也不迟,你放心,现在我都不拦着你,到那时就更不会拦你了,你看这样行吗?”
你看这样行吗——明明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还不了钱就拿婚约来赔付这在这个年代也算是理所应当、无可厚非的一件事,却被苏老夫人一席话说的好像不是慕家欠了苏家的债,而是苏家对慕娉婷有亏欠、苏家有求于慕娉婷似的……
原来苏老夫人是这样善良仁慈、宽厚大度、通情达理又体恤他人的一个人,这是之前慕娉婷所完全不了解的……
从小到大,由于母亲早逝,上学之余慕娉婷跟着父亲一起做生意,曾遇到过很多奸诈无赖之人,收了钱却不办事,或故意欺负穷人,拿穷人当差役使唤、当乐子来耍,或者表面冠冕堂皇得像正人君子,背地里却干着昧良心的小人勾当且毫无羞耻之心的,可今天,她遇到了苏老夫人,苏老夫人恩威并重,在慕家落难之时施予援手,而自己却反过来要做那背信弃义之人吗?
而且,退一步讲,就算自己可以不顾一切自私地拂袖而去,那父亲和弟弟妹妹们呢?父亲逐年衰老,弟弟妹妹们尚且年幼,他们是不可能离开春北县的,那他们今后的生活又该怎么办?即使苏家不计较,慕家也会陷于欠债不还在先、毁弃婚约在后的不仁不义之名,人言可畏,心关难过啊!那种被人戳脊梁骨的日子肯定比死了还难受……
慕娉婷的心里百转千回、思潮起伏,想了很多,终是对老夫人点了点头,轻声道:“我想好了,我同意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