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天色尚早,心里有着一大堆的不解和郁闷,李恪让车驾驶向了宫中。
开府建牙的皇子虽然进宫繁琐,可是也不过巳时李恪就入了掖庭宫,往自己母亲住的大殿走去。
此时杨妃正在看着李恪的弟弟李愔玩耍,见李恪进来,却是有些惊讶:“我儿,今日不是说要去诚国公家学习么,怎的这个时候便来到宫中。怎么,难道你又反悔了?”
说道最后,杨妃不仅有些生气。
李世民不止一次在她面前夸赞罗彦有经天纬地之才,二十来岁就已经依仗功勋成了国公,这等人物如今虽然根基浅薄,但将来定是有大作为的。不求自己的儿子能够在他的帮助下争夺皇位,但是也可以座位他们母子在宫中安稳生活的依仗。
可是李恪居然在这个时候回来。那岂不是自己所想都要落空了?
李恪看着有些生气的母亲,登时无奈地跪了下来:“母妃,并非是我反悔了,而是今日前去,诚国公居然拿一套慢吞吞的跟老头子一样的功夫糊弄我,说要想学习我想要的东西,就先要把那功夫学会了。”
杨妃虽然心里也有些惊讶,不过却不像李恪那样,反而是继续追问道:“你将今早你去后发生的事情悉数说与母妃听听。”
见杨妃如此,李恪也不隐瞒,不掺杂自己的任何情绪,便早上的事情,连同罗彦的话统统说了一遍。
不同于李恪说完后嘴角的苦涩,杨妃反而极为欣喜地说道:“我儿,记住,今后不论任何时候,在诚国公面前一定不要把自己当作是皇子。只要他在,你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他说什么,你便做什么。相信母妃,这对你有好处。”
李恪心中虽然有些憋屈。但是杨妃在这后宫中顶着种种压力,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自然是不会害他的。深信这一点的李恪,只能对着杨妃郑重地点点头,随后说道:“母妃的话,孩儿铭记于心。明日寅末,孩儿便到那诚国公府上去。”
见到李恪听话,杨妃这才笑着说道:“留侯有桥下捡履,蜀帝有三顾茅庐。何况你要学的,不一定便是敝履,要去的地方,也不是茅庐。用心学习,莫要心怀不忿。”
李恪点点头,陪着李愔玩了一会儿,这才出了宫,回到自己的府中。
次日一早,李恪寅时初就揉着有些酸涩的眼睛,昏昏沉沉地在侍女的服侍下洗漱完毕,穿上一身劲装,随后被抬着走出了吴王府。
紧赶慢赶,终于在寅时末赶到了罗彦府上。
被仆役领着到了昨日的那处空场,罗彦正在那里活动筋骨,见李恪到来,打声招呼,便说道:“过来活动活动筋骨,省得呆会儿你叫疼。”
侍卫们可是被罗彦这一句给吓住了,看着李恪,有些质疑地问道:“殿下,这……”
李恪没有理会这几人,走到罗彦身边,便学着他的动作,将脚腕手腕这些都活动了一遍。看着李恪的动作似模似样,罗彦点点头,在差不多的时候,便向李恪一喝:“看好了,随着我的动作,不要疏漏。”
说完,便开始缓缓地打起了拳。
没错,罗彦打的正是太极。边打,还在嘴里对李恪传授太极拳的拳经。这套罗彦耗费一千万声望值兑换出来的拳法,第一次在大唐崭露头角。
罗彦之所以教授这套拳法,却不是要让李恪强身健体的。其中用意之深,连罗彦都佩服自己。
而李恪自己这会儿却暗暗叫苦,原本以为这套慢吞吞地拳法就是摆摆样子。可是跟着罗彦做了十来个动作之后,就感觉到腰腿一阵酸痛。等罗彦再次慢慢腾挪的时候,李恪一下子就把自己给绊倒了。
在就在一边看着李恪有些颤巍巍地侍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