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贞观文宗系统 >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上来就是法雅案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上来就是法雅案(2 / 3)

可小聪明谁能比得过在土地里耕作了上千年的劳动人民,金州百姓不仅眼睛不瞎,心里更是亮堂。这不,一个个但凡子孙能念书的,全都挤到州学门口,等着罗彦青眼相加呢。

不过罗彦自己现在却是没有了继续收弟子的打算。有了张通一个,在算学上已经是后继有人了。经学他自己都还在不停的摸索当中,自然不可能这么快就妄自尊大。能够给一些人讲讲经义,已经是他能够做到的极限了。他已经派学生在州学门口通报了好几次自己不收弟子的事情,只是这些人心存幻想,不愿离去罢了。

宣旨的使者到了州学门口的时候也被震惊了。不过想想罗彦,也就没啥特别的感觉了。让左右分开围着的人群,腾出一大片地方,这才让人进去通传,顺道要求罗彦准备香案迎接圣旨。

好在这样的事情罗彦也算是熟门熟路,短短几刻的时间就将一切准备妥当,当着众人的面接下了圣旨。

围在州学门前的这些人里头,不乏在官场上混迹过的。听闻罗彦被拔擢成中书舍人,心里就知道从此罗彦是要平步青云了。叹口气,对于自家子弟不能够拜在罗彦门下深感遗憾。

中书舍人是自先秦就有的官职,向来是皇帝的近属。掌起草诏令、侍从、宣旨、劳问、接纳上奏文表,兼管中书省事务。这还不算,到了初唐,每逢国家军政大事,中书舍人都会相互商议并制造诏令,共同签署自己的名字,被世人称为五花判事。

这样的模式不仅最大限度地参考了众人的意见,而且很容易防止有人专权。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中书舍人在军政事务上面的参与权。向来能够担任中书舍人的,最后少说也能够混到三品大员。而像罗彦这样年纪轻轻就大有作为的,便是那最高的几个位置,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抱有遗憾,但是众人还是衷心祝贺罗彦升迁。

罗彦是跟随着传旨的队伍一起走的。尽管没有提前告知,但是金州士绅还是自发前来送别。为官一任,罗彦在金州的教化方面做的事情不算多,但是影响力绝对足够他们心怀感谢。

和余世宗拱手拜别后,罗彦便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途。

赶在十二月初,罗彦一行人终于到达长安。

回到家中洗去风尘,顾不得大吃一顿解馋,罗彦便匆匆忙忙进宫了。今后就成了李世民的近属,进宫不仅是为了谢恩,还要听从李世民的安排,什么时候上任,需要提前准备什么东西,这些事情他都需要了解才行。

“拜见陛下,半年不见,陛下不仅身体康健,精神也越发激扬,实乃大唐之福。”罗彦躬身一拜,这奉承的话是张口即来。

“行了行了,要是别人这么说,我或许还会高兴。但是这话从你的嘴里冒出来,总是感觉有些假。”虽然见到罗彦很高兴,但李世民一听罗彦的拍马屁,心里就有一种恶寒。因为赶忙拦住罗彦,顺道让他起身说话。心里一笑,看来往后可以不用那么假了。这奉承人的事情,罗彦是真的做不来。还好是遇上了李世民这种务实的主,只要到时候不负重托,想来今后相处会很愉快的。

拜谢了李世民,罗彦这才请示道:“臣方履新,不知陛下可有什么交代?”

李世民沉思一下:“中书舍人按制有六人。而今有一位因为年高,上月请求致仕。我因为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因此拖了下来。现在你来了,正好就补上。只是这致仕的过程需要处理的事情还有不少,因此你还不能立刻上任。这样吧,你先去吏部将一应的事务都领了,随后去找克明。”

自己等几天也是理所应当,这个罗彦自然不反对。可是怎么还没有上任,就先让自己找杜如晦?

现在杜如晦是兵部尚书兼

最新小说: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神话版三国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状元郎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五代风华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