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老臣关系更加熟络。而到了初五这天,陆敦信的假期已经满了,这就要回徽州了。
陆德明把自家儿子送出府门,就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送的更远。剩下的,也只能交给罗彦去办了。
一直把陆敦信送到了灞桥,有亲友在长安的官员也陆续开始离开,一时间,灞桥上多了不少泪痕。天空零星地飘散着几片雪花,加上城外空旷,是不是吹来的寒风,让离别的人们更多了几分凄凉。
下了马车,陆敦信笑着说道:“进之在数年前曾经在这里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想必用在今天的你我身上,是更加合适的了。阿爷年迈,我又不能随时陪伴左右,还望进之替我多多照料。”
“师兄说的哪里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父待我如亲生一般,就是师兄不说,我也会这么做。往后我会每月书信送往徽州,若是有什么事情,我一个人处理不了,也会随时告知师兄。师兄自去,无需担心。”
听到罗彦的承诺,和罗彦几天交流下来,陆敦信也认为罗彦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所以点点头,也不多说,径自上了车。
雪渐渐大了起来,看着车辙压出的痕迹渐渐被填满,马车也在视线中被雪花遮挡,罗彦这才转过有些冰冷的身体,缓缓走向城门。
身上披着大氅,虽然雪下得有点大,但是进了城以后,没有刺骨的寒风吹着,罗彦也不感觉到冷。就这样缓缓在大街上走着,看着街上原本就很少的行人,此时此刻都在往家里赶,罗彦的心突然间就变得宁静起来。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陆敦信难到不知道陆德明也行将就木,不想多陪陪他。只是现在他的心里头,还有徽州一地的老百姓,而且陆德明身边还有个罗彦陪伴,这才忍住心中不舍,转身离去。
从古至今这样的人还少吗?所以,这才有了忠孝难两全的说法吧。走了一路,思考了一路,也感慨了一路。回到陆府,向陆老夫子回禀一声,罗彦放下功课,陪着陆德明聊起天来。能在他在的时候,多陪陪他,也代替陆敦信多陪陪他。
次日礼部的官员就带了封赏下来,没想到宅邸居然就在陆府的附近,想必也是李世民的刻意安排。不过新的府邸还需要收拾,罗彦自是安排了哪些仆役和婢子先把各自住的地方收拾出来,其他的也不急在一时。虽然两家府邸也就几步路的事情,罗彦还是想着暂时在陆府住一段时间再说。
这一住就是十几天,就连上元节,罗彦也是拒绝了屈突诠他们的邀请,在陆府陪着陆德明聊了许久。
就在罗彦准备搬家的时候,一件突然的大事,震惊了朝野——燕郡王李艺,反了。
李艺本名罗艺,隋末就已经是虎贲郎将了。武德二年归唐,因为手中握有重兵,而且长期镇守幽燕之地,所以李渊当时就把他封为燕公。
后来因为战功卓著,居然破天荒地被封为燕郡王。自从汉代以后,秉承着外姓不封王的潜规则,基本上着几百年来就没有一个外姓王爷,到了李艺这里,破例了。不过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李渊顺带地赐以国姓,这样一来,也就不算是违背了规矩。由此可见,李渊对于罗艺的看重。
便是李世民,当初罗艺看好李建成,也曾和李世民处处为难。但是李世民上位,还是给罗艺非常优厚的赏赐。
谁知道罗艺此人,因为心里害怕李世民报复,居然在听到巫卜之人的胡言乱语,说李世民真的要杀他。心急之下,在泾州假称自己得到了李世民的密令,要带兵进长安。
罗艺此前被赐予开府仪同三司,手底下不乏对他忠心的幕僚和将士,合谋欺骗,居然就带着大军一路到了豳州。骗开豳州城门,就这样轻而易举攻占了这座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