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在一盏茶的时间内完成的。”
这货更毒,直接把罗彦长时间思考的可能给断掉了。赵鉴给这个家伙一个隐晦的眼神,表示非常满意。
原本罗彦还想着息事宁人,就这么自己吃点亏,把这些大爷们哄走的。谁知道自己已经谦虚到了这个份上,这些人还是不想放过自己。没办法,既然如此,那就直接撕破脸皮好了,谁让我和你没有那么深的交情呢。
对于这几个人,他是一点也不想再忍耐了。
当下就把他心里头认为写得最好的一首诗念了出来: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本来七绝的咏蛙诗李世民、严嵩等等人都写过,但是大致的意思都是大同小异。那就是我不先开口,你等敢作声?但是罗彦唯独喜欢毛老人家的这首,或许只是因为刚开始读的就是这一首,也或许仅仅是在同类的诗中就是偏爱这一首,总之,他就是选择了它。
但是放在这个时候,罗彦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我还没有说什么呢,你们这些蝼蚁也敢胡闹腾。不是罗彦自高自大,实在是这些别说是史书上边了,就是在李世民的帐下,都不见得有多出名。
和罗彦同辈的,李世民记忆最深的就是从并州府学过来,当初在李世民的庆功宴上夺了罗彦风头的常怀安。这位前些天还过来看了看罗彦,人家就是很谦卑的样子,哪怕现在人家已经是正八品的官员,比当初罗彦的官都大。但是人家见了罗彦就是一副自己不如罗彦的样子。弄得罗彦都有些不好意思。
哪像这些人,出来就是搞这些低级的东西,让人厌烦。
对于这样的小人,罗彦自然不想给他们什么好脸色。
听到罗彦这么霸气的诗作,这伙人懵了。原本想着找个生僻的东西难为下罗彦,然后乘机打压罗彦的名头,谁想到这么简单就被人家给破了局。而且,这首诗要是传出去,怕是会被广为传唱,成为咏蛙诗的典范。
这些人走吧,一遍被罗彦这样弄得有些下不来台,另一方面也是不甘心。
沉默了一阵,里头突然有个人,站出来拿出一根绣花针,对罗彦说道:“在下前些时候也和人打赌,不过要写诗的东西是一根绣花针。不必赵兄,这是不论是我,还是对方,都没能够写出来。今天既然遇到罗校书文思泉涌,正好为小弟解忧。”
这下子几个人又开始得意起来。这绣花针才是真的难写啊,有没有什么典故,普普通通。绝对是为难罗彦的最好选择。
几个人开始微笑起来,似乎这会儿已经看到了罗彦被难住,然后他们四处宣扬,罗彦名头再也不复以往。
这会儿罗彦是真的怒了。虽说刚才自己念的诗,确实有点盛气凌人了,但是藏的很隐晦,这些人见好就收算了。谁想到还这么不依不饶。
怎么办,罗彦决定下狠手,就算是赔上这几年来好不容易混出来的诗名,罗彦也决定好好给这几个人一个教训。
装作沉思了一会儿,罗彦有些谦虚地说道:“小弟接下来想到的这首诗,实在是有些太过低劣,不堪入耳,我看,我还是不要说出来的好。”
罗彦这么一说,这几个人哪里会依。在他们眼中,罗彦这是已经被逼到了墙角,正找台阶下呢。这会儿要是他们说算了,以后败坏罗彦名声的时候,万一罗彦说自己当时想到了但是他们不听,岂不是把脏水泼到自己身上了。
见这伙人还是执迷不悟,罗彦也不再给这几个人留面子,张嘴就来: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衫不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