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把左氏送回屋歇歇脚,丁香方才告辞离开。
即便丁香并不清楚这里头的关窍,直率坦白,又神色真挚,可左氏因着自个儿心里有事儿的缘故,自是不免觉得脸上发烧的。
可这心里头却是暖暖的,只觉得还余丁点儿的对于远嫁的担忧,忽的就因着婆婆、小姑的关情,而变得遥远了。
送走了丁香,可全复心思却还落在丁香姐妹身上。
从初见那时起,左氏就已是察觉到,家里头的这几位姐妹,同娘家姐妹给她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只到底哪里不一样,一时之间,她又说不上来,只觉得很喜欢。
尤其随着书信的往来,很多姐妹之间也不大好出口的话儿也有了一个可以唠叨的地方,他们的关系也算在纸上笔尖日益亲密起来了。
她自是又喜欢,又欢喜的。
就连她娘因着听说他们成亲后不会搬出去单过,而一直有些郁郁的心情,也总算慢慢放晴了。
却是觉得“小姑子,搅姑子”,小姑子是娇客,好些个也是搅得黄河水都不清的搅家精,她能和小姑子处的好,太婆婆、婆婆的家世摆在这里,以后进门的一众妯娌的家世等闲也再越不过她去,虽然不能搬出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可这日子,想来也不算十分难过的。
这样的话儿,她听过也就过去了。可郭嬷嬷再三嘱咐她的话儿,却是牢牢记在心头再不敢忘的。
可直到此刻,虽然不过半天的相处,却也已是叫她忽的意识到,她娘家那样家族长大的孩子,恨不得从会说话起,就学会了察言观色,人说话到嘴边留三分,可搁在她娘家,却是说话行事留一半都欠妥的。姐妹们住在一起虽则也算有说有笑,颇为热闹,可一众长辈们都是背后哪怕恨得捅刀子,当面也能称兄道弟的人物儿,想不耳濡目染,都是难的……
或许就像郭嬷嬷所说的那般,秦家横发逆起,正是方兴未艾的辰光,自是比一些个树倒猢狲散的落魄世家更要来的循规蹈矩、同心同德的……
左氏呆呆地想了会儿心事,倒是油然而生了两分雄心壮志来了。
若有一天,她的画像也能挂上自家的祠堂,受到子孙后代的供奉,那她这一辈子,才算真正没有白活的……
回过神来,人都精神了起来,就让一直守在耳房里,见她回来才赶来伺候的柳月桃月取来笔墨纸砚,将见面礼记录下来。
大堂哥回来了,却是特地抽空回来探望她的,目光中就有难掩的关切。
左氏忽的想起昨儿洞房花烛夜时大堂哥的眼神,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了起来,“唰”地站了起来,手又触到了面前的账簿,就像被烫了一下似的猛地缩了回来,满脑子想的,都是不知道相公会不会觉得她势利……
左氏咬着唇,再不敢去看大堂哥的眼睛。
满脑子想的又不是这点子记性都没有,甚的时候做账不成,偏偏要赶在这辰光……
大堂哥却没有多想,低头看了一眼,倒是左氏的一笔簪花小楷更入他的眼。
“客人都送走了,你赶紧歇口气儿罢,明儿一大早,我们还得回门呢!”大堂哥说着,又道:“要不要我来帮你誊写?”
只话音刚落,就看了看低眉垂首的柳月桃月,捏了捏左氏的手,又很快放开。
左氏不免大吃一惊,就见大堂哥已是快步往北屋书房去,迟疑了一瞬,抿了抿唇,还是跟了上去。
就见大堂哥已是从书橱上取出两个红漆匣子来,打开看过一眼后,就推到了她的面前。
指着其中的一个匣子告诉她:“这里头有两百多两银子,是我的私房,以后就由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