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你和我奶现在是挺硬实,可人总有个老。再者说,就算你们不需要这个钱,那也是我二叔和三叔的一片孝心。这个孝心你们二老得接下。咱家有这个规矩,往后一辈传一辈,那也是咱们孝道传家,不单是银钱的事。”
她这么一说,夏老爷子豁然开朗,觉得夏至想事情想的长远。
“那就这么定了。”大家略一商量,就确定了每出一次摊,夏二叔和夏三叔要各自孝敬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二十文钱,也就是一斤粳米的钱。
这样计算,一个月下来,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总能收个三四百文钱。乡下地方消费水平低,有这一笔钱,老两口什么都不用干也能过的不错了。
“这是最低的,要是我二叔和三叔想要孝敬更多那就更好了,咱们上不封顶。”夏至又笑着说道。
其实呢,这真的就如她所说的那样。首先,这可以最基本地保障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的生活(虽然她已经能够预见到,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是不需要这笔钱的)。其次,这就是儿女们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
可能这些钱到最后还被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填给孙儿孙女们,但有这么一个来往的过程,一家子有情有义,感情将会更加融洽,也会更加热闹和富有人情味。
章程都定下来了,夏二叔就有些迫不及待,恨不得现在就拿了本钱开始做生意。
夏至只是笑了笑,她让夏二叔、夏二婶先把技术学好了。“你们去跟老黑叔学吧,我爷打过招呼了。”
至于本钱,她并不打算给夏二叔现银子。做烧烤生意需要的一应东西,她都会给夏二叔置办齐全了。其中羊肉这个大头,还是由钱月来供货。
“这个本钱我也不是无限期提供的。以一个月为期,要是不赚钱,或者赚的太少,那咱就收了摊,亏的钱在我身上。”夏至又说。
夏二叔知道夏至做事不含糊,忙就向她询问:“咋样算是不赚钱,赚的太少?”
“二叔,你们这门生意起码得比我三叔那边赚的多才行。”这就是标准了。夏至微笑。他让夏二叔、夏二婶一家子先去跟老黑学技术,她来准备别的东西。
夏家的烧烤摊腊月就可以开张了。
“二叔二婶,你们可得加把劲儿。”
“老二,这么好的机会,你得争口气,别再稀里糊涂的。我跟十六说了,就这一回,要是不行,往后你们就跟我种地,别的啥都不用想了。”夏老爷子又跟夏二叔说。
夏二叔点头如捣蒜,连连的应承。
这天晚上夏至在后院吃了晚饭回到前院,东屋的灯亮着,田氏坐在灯下,她手里拿着针线,却一动也不动。
“娘,你也早点儿歇着吧。”夏桥送了夏至和小树儿回来,就要回后院睡觉。
“等会,我有话说。”田氏放下手中的针线,对夏至兄妹三个说道。
夏至就在炕沿上坐了下来。她往炕梢看了一眼,炕梢垂着帘子,帘子后面静悄悄的,大丫和二丫好像已经睡下了。
“娘,咱小点儿声吧。”夏至对田氏说。
“没事。”田氏看了夏至一眼,目光很是复杂。
对于田氏的这种眼神夏至已经习以为常了。
“夏至啊,你给谁都想到了,给谁都安排了,你给你二叔、三叔安排,人家嘴皮子上说的好,将来感激不感激你的,那我有不说了。我就问你,你给他们都安排好了,你看不上你姥家,你不管他们,你还不管你哥和你弟?”
“你把赚钱的买卖白给了后院那两股,你让你哥和你弟喝西北风去?你咋想的?你今天不给我个交代,咱就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