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春联·包饽饽
第二天几人一早就拿着春联去府城,出发的时候,留在家里的郑氏还说:“要是卖不掉,就拿回来。咱们也可以自己用,或者送给亲戚朋友们。”
郑氏说的罗冉就没有放在心上,因为无论卖不卖的掉都赚不了多少钱。因为一副八文或者十二文,假设两种数量一样的话按照平均十文,成本又包括笔墨纸人工入城费等,五十副春联才五百文,五百副才五千文,五两银子。所以除非大量市场并且快速销售,才会有利可图。
现在罗冉几个就是属于小打小闹,赚钱小钱。开春正式用钱的时候,总不能一直吃老本吧。
有了上次的销售经验,找个一个摊位交了摊费。不多会,罗文生就开始大声背起了春联。就像念书一样:
三羊开泰日,万世享通年。横批:福喜迎门
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万事如意
爆竹一声辞旧岁,烟花飞舞迎新春。横批:辞旧迎新
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迎春接福
听到背春联的声音,渐渐人都围了上来。
“小朋友,你们这是在卖春联?怎么卖的?”一个挎着篮子的中年问道。
“这边的是八文钱一幅,这边的是十二文钱一幅。”
“哎呦,这春联不贵,比着别人家的便宜呢。给我来一幅十二文的,我要字多点的。就刚才小娃娃念得那个辞旧岁迎新春的那个。”
你说的是“爆竹一声辞旧岁,烟花飞舞迎新春。横批:辞旧迎新”这幅吗?
“对对,就是这幅。”说着就掏出了钱。、
“春联已经卷好了,您拿好。”
后来陆陆续续又有很多人来买,五十多副春联,一个时辰就卖光了。
罗冉想着说不定写春联还能把明年的粮种给挣出来呢。
后来的几天罗冉几人一直在卖春联,很快就到了小年。有人见罗冉摆摊第二天附近就多了几个卖春联的摊位。质量更好一些,看着比较精美,价钱比罗冉的高一些,十五文一幅。
虽然分走了一部分客户,但是大部分来买年货的附近村县的人还是愿意来买便宜的。
几天下来,罗冉已经赚了将近十八两银子,算着成本等所有在内。这些银子的最大功劳是罗文宣的,这几日只要一有空闲,罗文宣就是在写对春联。
小年之后卖对联的更多了,再继续摆摊子的话也挣不来哦多少。所以,就不再继续了。
小年过后,腊月二十四,罗冉家开始彻底的忙活起来了——包饽饽。
饽饽是北方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每逢过年的时候都会大量的包饽饽,能吃上几个月。饽饽是用粘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等。豆面饽饽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蒸制而成。这种饽饽颜色金黄,有粘性,味香可口。苏叶饽饽是用粘高粱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匀,外面用苏叶包起来蒸熟的,有一种苏叶的特殊香气,别具风味。粘糕饽饽是用大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则成。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蘸着糖吃都行,既香又甜。
就是罗家庄的一般人家,包了饽饽,从腊月开始包,一直能够吃上三到四个月,几乎家家户户每天都吃饽饽。别小看这饽饽,这是乡村人家重要的口粮,一般会从现在一直吃到明年开春。
有的人家从入冬或者第一场雪就开始包饽饽,也有像罗冉家一样快过年的时候包。罗冉家五口人,从现在开始,要吃到开春的话,包上六十斤的饽饽就差不多。这算是一个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