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似是有些不妙!
“轰咔!!”一道碗口粗细的雷霆锁链贯穿楼顶,直接轰在崔文身上。
崔文甚至来不及惨叫,便是被轰得昏死过去,所有人都被突如其来的一幕给惊呆了。
诗成镇国,理应获得文气灌顶,为何还会遭到天罚惩戒?莫不成是惹恼了当今天子?
天子降天罚,天道生文气,大约半刻钟时间,一道浩瀚文气从天而降,直接灌入崔文身体,全身伤势瞬间恢复。
但冥冥之中似有定数,那道文气只是治愈了崔文伤势,却没有增加他的境界。
全场疑惑的紧盯着崔文,他到底何处触怒了当朝天子?
这时,忽有一人大声说道:“我知道了!”
“表面上,此诗是在赞颂为国捐躯的战士将领,但内中却是在抒发惋惜,更是触怒天子的根本原因。”那位文士卖弄关子。
“你倒是说啊!”他们已经迫不及待。
“你们可知十四年前的崔家军,在天山一战全军覆没?”当朝文武官员中,已是无人再敢提及崔家军三字,但天下学子文士不同,总的来说,他们属于圣院,而非朝廷。
“你们看第一句,史书列豪杰,功过有几许。似是在赞颂为国捐躯的战士将领,但却是在问,问功与过。”
“他在问,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再说第二句,紫烟燃心语,留香候人寻。
所谓功过留香,战士将领驰骋沙场最终马革裹尸还,心中的遗憾,等着后人来寻。
第三局,纸扇藏伏笔,玄机诗文里。
将领战士纵横沙场,提笔从戎,诗文杀敌,斗智斗勇,这是明面。
暗里,当年崔家军被当今天子定为叛军,从而下令将之全部铲除。这是阴谋,其中玄机,都藏在了诗文之中。
“最后一句,才是点睛之笔。柳下闻瑶琴,今何求惟你。”
那位文士压低声音说道:“当年镇国侯与当今天子乃亲如兄弟,然而,同时经过一片柳林,爱上了同一个女子…”
整首诗都在歌颂战士将领为国捐躯的壮烈之篇章,也在表达对心爱女子的真情。
但却暗藏着玄机,两人爱上同一个女子,自然会产生争斗。当年全军覆没的崔家军,每一位面对友军举起的屠刀,都有着太多的困惑,但无法诉说。
到底是因为心爱女人而兄弟相残?还是因为其他因素而不得不全面铲除崔家军?
当年大渝国内忧外患,内有皇子夺嫡,外有异魔兵临池下。镇国侯曾辅佐当朝天子继位,当外辱来临,毅然踏上护国之路。
为何当朝天子将崔家军定为叛军?
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但崔文的诗文之中,书写着定然是皇权阴谋。而不了解那段历史者,根本领悟不到其中含义。
同样是一语双关,但崔文的诗文却高明太多,明暗结合,真如那句‘纸扇藏伏笔,玄机诗文里’。
“大才,绝世奇才。”
“可惜,触怒天子,下场恐怕不妙。”
“怕什么,天下学子都是孔圣的弟子,想要无端端判罪这类大才,圣院断然不可能坐视不理。”
事实已经证明,圣院是绝对支持崔文的,天子降下天罚,圣院天道降下文气,算是功过相抵,同时也在暗示当朝天子,表明圣院的态度。
不多时,崔文悠悠醒来,感受着全场瞩目的目光,却没有半点兴奋激动,满满的哀伤。
因为,他就是当年崔家军唯一幸存之人。
“公子,公子,你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