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道:“应该是这样吧。日俄此前有为抢夺东北血战的先例,二十年前日本也出兵过西伯利亚,且除了日本,德国在东方找不到一个战略性质的盟友,两国结盟是很自然的事情。”他说罢看了杜聿明一眼,道:“如果我国的军备完全寄托在德国身上而不能自足,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那汉盛兄对中日之间是如何看的?”杜聿明点头之后再问,他钦佩的是李孔荣的眼光,这是他此前所未曾遇见过的。“以汉盛兄对日本的了解,怕有独到之见解吧。”
“这……”李孔荣当即发愣,‘中日之间’,所谓中日之间就是指‘中日大战’了。他对此真的不好说什么,而且他要说的杜聿明根本就资格听。“杜……光亭兄,这题目太大了,中日之间交缠甚深,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杜聿明倒有些意外这个此前名不见经传的海军少校知道自己的字,但他显然更希望听到李孔荣阐述日本与中国的关系,他当下细问道:“汉盛兄认为中日之间何时会打起来?”
“这……”李孔荣停顿了一下,脑子里心如电转,他最终道:“中日之间随时都可能打起来。”
“随时?”杜聿明对这个答案吃了一惊,他道:“为何说随时?”
“因为……”李孔荣叹了一句气,他真的不好回答这个问题,以他对历史的了解,这要说三天三夜不可,他只能简而化之道:“日人欺我久矣,再有火星,必定大战。”
“日本统制派当真有吞并我中华之心?”杜聿明当即再问。
“没有。”李孔荣摇头。
“那他为何与我大战?”杜聿明越听越糊涂。
“日本希望我们能成为另一个伪满,然后中日亲善,成为……,一起抵御英米白畜。”李孔荣道。“他们更希望我们成为他的原料采集地和商品倾销地。以后的亚洲,日本是领导国,我们是仆从国,亚洲各国全部团结在日本周围。”
“这其实是殖民地呀。”杜聿明终于听懂了。
“经济殖民地。”李孔荣补充。“有谁希望和自己的殖民地打仗?没人希望。殖民地本来是拿来压榨的,现在却要出兵征讨占领,这肯定是一笔亏本的买卖,统制派不愿干这样的事情;而皇道派则认为日本只能占领关外和西伯利亚,关内他们是没办法占的。”
“那长城抗战何解?”杜聿明又不太明白了。
“当然是为了保住满蒙,所以设置非武装隔离区。”李孔荣道。
话说到此,李孔荣已经不敢再说,再说下去说不定要引起误会了。好在杜聿明也闭口不言,沉默间,李孔荣忽然问道:“光亭兄此次赴德是……?”
“小弟是装甲兵团的团长。”杜聿明沉吟了一下:“此次赴德是想采购一批战车、装甲车……”
“采购坦克?”李孔荣想笑,他随口道:“那最好就买三号坦克了,不过德国人未必肯卖……”
“三号坦克?”杜聿明从来没有听过这种名称,“这是德国新坦克吗?”
“是。”李孔荣不得不答,虽然他不知道让陆军买坦克对抗战有什么益处,可说都说了,他只能说下去。“之前的一号太小,二号也不尽如意,三号才算满足德军作战要求……”
“请教汉盛兄六吨坦克是几号?”作为装甲团长,一说坦克杜聿明就来劲。
“六吨?”李孔荣开始回想,他最后摇头道:“一号只有五吨、二号则是七吨,哪有六吨坦克啊?你问的是德国货吗?”
“那就是五吨。”杜聿明也回想起那些德国坦克,“这难道是一号坦克?”
“五吨就是一号,发动机六十马力。”李孔荣道:“它连炮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