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颖刚刚投在杨炎门下,急着表现自己的能力,便借机向杨炎建言。
别人也许没感觉出来,但是心思灵珑的房玄颖却感觉出来杨炎想把张掖打造成自己的私人领地。
可是没人的领地,有什么用,一不能提供税收,二也产生不了兵源。所以进入了状态的房玄颖想的第一件事就是人口,张掖的人口问题。
按照房玄颖的想法,就是请杨广直接下旨从冀州之地迁人。这样农户也不会因为故土难离,而放弃来张掖。毕竟抗旨是要杀头的,生命和故土之间,没几个会选后者。
“此事你看着办,最好和我那丈人好好商议商议,拿出一个方案出来。冀州三十一郡占据了我大隋尽半子民,你们想办法从那边先拉五万户过来。”抢人口,就是抢人政绩,最不好办。
不过以杨炎和长孙晟的地位,想必各郡的郡守最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太过为难。
杨炎也知道最好是让杨广下旨迁民,可是自己要这么直接说,杨广肯定以为杨炎是想把张掖发展成自己的私人领地,杨广绝对不会同意。
纵观杨广在位其间,就没有一个藩王,所有亲王要么跟在他身边,要么就留守大兴和洛阳,就没有谁说能够在外任职或者有封国的。
让长孙晟出马,那就没多大问题。眼下杨广有心经营河西诸郡,政策方面肯定有所倾斜。而且大隋的郡有分上、中、下。而这种分法,是按照人口来判断的。再来,郡守的品轶俸禄也是根据郡的大小来定。
长孙晟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应该为张掖增加农户,充实张掖郡。
“诺,家上请放心,下臣必当竭尽全力配合长孙郡守,争取多迁些人口过来。”房玄颖神色激动,没有想到自己的第一个建议竟然得到了杨炎的允许,这可是对他的认可。
“此事就这么定了,另外的那件事处理的如何了?”
“家上,也办理妥当。一共置下三处里坊,并和各里住户商议过了,他们明日就开始搬迁去高古堡。”陆斌说话的语调很慢,极为认真。
“好极了,有了这三里之地,大有可为。”杨炎兴奋的摸了摸下巴,显露出几分老成之意。
他让房玄颖购买的三处里坊,是张掖的中心地带,他打算把这三处地方连成一片,打造成一个商业圈。介时,不仅可以成立自己的商队,更可以把那些地方租出去,赚取丰厚的租金,也更利于管理。
“劳累数日,辛苦你了,先下去好生休息一日。”人才,太缺人才了。现在杨炎手中能用的,只有房玄颖一个,必须得广招贤才。只有这样,才可以把张掖的布局摊开,有效的运转起来。
“谢殿下。”房玄颖大为感动,遇到如此体恤下属的王爷,真是福份。
“传韩远。”考虑到人才问题,杨炎不得不尽早安排。所以,他叫来韩远,去把杜如晦调到张掖来。
“传迅洛阳王府,命杜如晦火速赶往张掖,主持秦城事务。”这里,又暴露了杨炎的一个缺陷,没有快速的效的情报传递渠道。
光靠驿道、水路,从偏远的张掖送一份情报到洛阳,最少要一个月时间。
【是时候,考虑组建自己的情报组织了。】托着下巴,杨炎又把重要的一环提到了安排之内。
路子要一步一步走,重生到大隋这么多年,杨炎一直在招揽人员,为将来做准备。
如今,他手上养有孤儿三万之多,接下去就可以针对各行各业进行人才培养。
投入虽然高的惊人,但是一但这些人都成长起来,所回报给杨炎的也是丰厚的。
如果他不是秦王,不是拥有无数田产、商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