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古铜器这事,我还真想过!刻有传说故事的青铜簋,以前从未听说过;价值无法估量。如此珍贵的古物能流传至今,私心是压不住的!个人收藏的话,很可能招来灾祸;还是捐了保险。除了这件刻有传说故事的,我手里还有两件古铜器;一件是刻着几十字交易凭证的青铜簋,一件是刻有百十来字祭文的青铜鼎,都是难得的古铜器!我打算跟这件一起捐了”听到周平的建议后,吴昊紧跟着附和道。
除了盘形簋外,吴昊还收藏有两件珍贵的古铜器。一件收藏于多年前,是件青铜鼎;另一件,便是通过周平的介绍,从大会儿家买到的那件青铜簋!就是吴昊收藏的那件,刻有几十字交易凭证;是曾籍陪葬品的青铜簋。
在周平的建议下,吴昊把他收藏的几件古铜器都捐献给了国家;现在就收藏在省博物馆。
省博物馆坐落在渖阳的新南区,过去一直叫东北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时,创建的第一家博物馆!原来的旧馆址在东河区,现在的新馆址落户到了新南区。
新南区的繁华程度仅次于东河,是渖阳豪宅最密集的一个城区!河畔丛林便坐落于此。
省博物馆馆藏的古铜器很少,不过百余件而已;基本上都是传世的古老器物。近几十年出土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十来件;盘形簋是其中最珍贵的一件。
除了盘形簋,暂时还没有被博物馆命名外。吴昊捐献的其它两件古铜器,都已经有了具体的器物名称!一件叫姒簋;一件叫罗氏鼎。
吴昊从大会儿家买到的那件,刻录着交易凭证的青铜簋,被博物馆命名为姒簋。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那件刻录有交易凭证的青铜簋,是为了证明,侯城的一块地被卖给了一个叫姒籍的人,而特意铸造的。姒簋上刻录的铭文,记录的便是侯城那块地的交易情况和归属权。
姒籍就是曾籍,曾籍姓姒,氏曾,名籍。曾是西周的贵族后裔使用的氏,战国时的贵族阶层称呼曾氏人物,口头上大多是以曾某某来称呼的,以示某人的身份尊贵;书面上则会以曾氏的姓来示人。
曾氏的姓就是姒,口头上被称呼曾某某的人,书面上都会写做姒某某;姒籍就是曾籍写在书面上的称呼。
这天,华安局渖阳组的组长肇登科,带着赵明义来到了省博物馆;他们是特意来查看,吴昊捐献的那三件古铜器的。
华安局已经查到,通过周平的介绍,把大会儿家那件青铜簋买走的人,便是吴昊!一直想求证一下。当听说,吴昊把自己收藏的古铜器都捐给国家后,便马上跑到博物馆来查证了。
博物馆的地下一层是文物库房、文物摄影室和库房管理员办公室;地下二层是修复文物的场所。在地下一层的一间库房内,此刻有五个人正站在一起。一个是华安局渖阳组的组长肇登科,一个是赵明义;余下几个人,都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
赵明义现在,已经不在大南监狱潜伏了;华安局换了一个普通探员,到大南监狱去潜伏。现在的赵明义,经常伴随在肇登科左右;经常与芈军,互换着跟在肇登科左右!第一天是芈军,第二天便是赵明义。
与肇登科和赵明义站在一起的几个人,一位是省博物馆的馆长,一位是此间库房的管理员;还有一位是研究古铜器的专家。
研究古铜器的专家叫陈馥,是博物馆里,专门给古铜器做鉴定的专家;是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
“吴昊先生捐赠的古铜器,就是这几件;都是十分珍贵的先秦古物!由其是这件!上边居然刻有一千多字的铭文”博物馆的馆长,手指着盘形簋对肇登科和赵明义说道。
“我注意到了,这件应该刚出土不久;还能闻到土腥味”肇登科貌似平淡地看着盘形簋说道,
当看到盘形簋的那刻,肇登科的眼睛里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