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北军阀》就是莫叔的短视频剧本,由于有些梗,不经过画面呈现,以及群众二次创作发酵,仅从文字角度来说,并不出彩。
没有视频的调和,字里行间都只能看到恶霸村霸形象,在军人属性的角度来看,并不合适用于缉捕局工作的宣传。
而《东广道长》则从某些章节的文字中,看出广陌荒凉的味道,有种西北东北的精神风貌藏在其中。
“诶,这个道长的短视频剧本不错,不过我建议,我们带着剧本去西北军区文化集团,跟当地的演员进行合作。
这样一来,剧本里面的一些场面,比较符合社会逻辑。
同时,也为我们的电视剧,打一个合作基础。”其实东北更好,但是就目前讨论的公司发展计划来看,公司更需要西北方面的人脉。
所以陈玉兰没有提东北。
蒋文成叹了口气,陈玉兰说的很有道理,本身剧本就是北方人创作演绎的,剧本里面的一些社会环境,和逻辑,带有非常浓重的北方味道。
很多人都能够看出来,陈玉兰也不例外。
这就对他想为广北树立文化品牌的事情,有所冲突。
现在的情况是,广北作为蒋文成的预设地盘,卫视传播范围小,文化辐射限制大。
所以,他想通过跟当地的合作,用一些爆款公益作品,提高当地的卫视影响力。
要不然,《军人亮剑》,和《军人突击》,他就得跟同类娱乐小说那样,去找朝廷台了。
那他费尽心思进广北干嘛?
“这样吧,陈玉兰,我的想法是,跟我们广北当地的创作者合作,把《东广道长》本地化,削弱北方的文化气息,强化广北地方文化特色。
最终,我还想把这个公益作品,放到我们广北卫视上,提升我们地方卫视的话题度。
为我们将来的作品合作,以及上星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是广北人,有能力为家乡做事,我真的不想放弃。
而且,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甚至可以放弃版权,把这个节目,真真正正的定位到公益作品上。”
陈玉兰很迷惑,他们一个依靠文化集团的小公司,讨论作品创作问题。怎么突然起了这么高的论调?
她左右看了看,没看到有什么大领导来访啊?
“蒋总,这里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是不是没搞清楚什么状况?”你跟我说说,是不是有什么政治任务没有告诉我这个总经理?
“没有什么任务,就是我想用本地人,巩固我们在本地的人脉。
毕竟,您这么多年,也接触到不少情况,有人脉和没人脉,做同样的事情,都有可能有不一样的结果。”
你也不想想你是怎么失败的?没有作品也能活得很滋润的一大把,怎么就你的公司倒闭了?
陈玉兰点点头,“有道理。不过,我看您的作品,有些不能避免的需要西北方面的人脉资源。我建议,《东广道长》还是做成《西北道长》比较好。
《广北军阀》可以等《西北道长》上线后,让大家看到宣传工作的可行性,再进行联系工作。
当然,为了匹配风格,我建议是改成《广南军阀》。
广南的气候环境,以及相对原始的村落结构,更适合里面的需求。如果觉得当地舆制部门觉得风险高,我们还可以找南屿州,东屿州进行合作。”
蒋文成想了想,还是不要头铁了,反正更多的大头作品在本地就好,这两个公益宣传作品而已,就不要跟自己的总经理犟了。
请一个合格的总经理,还是很麻烦的。
说道提高广北卫视的影响力,蒋文成又想起一个节目:谭谈交通。
不过这个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