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前,御书房内。
黑水城奏报了雪灾之事,提到因极度严寒天气使得边境许多部落无法生存,灾民聚集在城外。奏章上特意提到了通达银号,在城内以便宜价格售卖粮食,稳定了城内的居民生活。
“好,好啊,”皇上放下奏折,“这个通达银号是什么人办的?朕要重重地赏他!”
齐卿之上前道,“皇上,那周边灾民之事,您如何定夺?”
皇上看了眼太子,“太子认为呢?”
“回父皇,我认为应当给予救济,以示我晁菏国威。”太子恭谨道。
“我看不妥,”步同真上前,“前几年这些部落发展自己的势力,不肯按时纳贡,臣还带兵去催过,怎么,有事想起来找我们,没事就想造反,我看这是养虎为患!何不趁此机会将他们一举剿灭?”
上次加税争论,步同真也与太子立场相反。此时被他言辞激烈地反驳,太子忍不住要责怪地看他一眼。
“再议,”皇上放下这本奏章,目光扫过太子与步同真,“还有,南陈公主要来和亲,诸位爱卿有什么想法吗?”
皇上表面上在征求意见,心里却已有打算。在场的人岂会不知,当然是异口同声请皇上示下。
“晁菏与南陈虽然表面和平,但边界纷争不断,多亏了萧成钧去年在边境苦守征战,萧相,你生了个好儿子啊,”皇上笑眯眯地看着萧延。
萧延擦擦汗,“皇上,功劳主要在亡妻,是她生的。”
“哈哈哈哈,萧相,你太会说笑了!”皇上开怀大笑,“此次南陈派嫡公主来和亲,可见十分重视,到时,要大大地办一场!太子,你要好好操办。“
所谓大办,到时文武百官都可参加,后半场还可携带家眷共饮,这既显示了对晁菏与南陈之间和平的重视,也显示了晁菏的国力。太子点头称是。
商议完国事后,皇上留下太子。所为的竟是太子妃之事。
“旬儿,越来越高了,”皇上慈爱地看着太子,“是时候婚配了。”
提及此事,高旬心头一跳。
“旬儿心中可有中意的女子呀?”
有,但她……高旬垂下眼眸,不知如何回答。他心里中意的是齐思姜,可他知道姜儿的心里是萧成钧。纵有太子之尊,也不愿夺人所好。若强迫了姜儿,恐怕她还要怪他。
高旬的反应落在在皇上眼里,不回答就是没有。
“我与你母后商议了,为你择一良人。”皇上拿出一副小像,“曦国公之女钟华年,才德兼备,容貌出众,朕将择吉日颁布圣旨为你们赐婚。”
高旬接过小像,上面画着的女子确实宛若天仙。可她又不是姜儿……
直到出了御书房,高旬才露出一丝惆怅的神色。他明白父皇母后的苦心,也明白太子妃的人选不仅是关乎他个人的情意。
可是,若不成婚,还能时常与姜儿走动见面,若成了婚,谁知道那个钟华年是什么样的女子,会不会一听说他去见姜儿就闹个不停?
高旬在亭子旁边坐了会儿,还是起身了。
也罢,这就是太子不能逃避的责任吧。
第二日,虽然仍然寒冷,天却十分晴朗,湛蓝的天空上一丝云也没有。钟华年由二哥钟锦弦护送,从鸿福寺启程回京。
才下了山,钟锦弦便见到有人在等候他们。
“太子殿下!”钟锦弦上前行礼。
“嗯,免礼。”太子挥挥手,示意护卫保护钟华年的马车。“走吧。”
高旬转身,钟锦弦忍不住打量他几眼。看他的表情,似乎对他妹妹有些不喜。钟锦弦紧紧勒住马,极轻地哼了一声。
在他眼里,妹妹就是最好的,哪怕是太子也不能看不上。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