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制了两天,辣子酱便成了,整整装了三十五罐。
滋味咸辣回甘,叫人食之不忘。
就连不大能吃番椒的爷奶也赞不绝口。
只是可惜,光是今年年节时,拿来送人都得送去好些。
林豆儿划算了一下,知府家得送两罐,那是大官,得好事成双。
王夫子那里也得送去两罐,三哥入学前得他指点,才能如此顺利。
如今,他又指点过几回小堂哥了,虽然明年兴许还考不上,但多读两年总也能有所成。
王夫子早被老林家的奉为恩人了!
此外,方掌柜、秦管事和吴大娘处,三哥的三个狗腿子,大姐做工的绣庄以及二哥的师父也都得送上一罐。
这么算来,余下的只有二十三罐了。
林豆儿反复思量,还是决定先不拿来卖。
就是卖它个十两一罐,也不值自己去熬着想这味儿。
这可是她想了十来年的味儿了!五天一罐,自己勉强能续命吧。
至于赚钱嘛,等量起来了,那还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
种子裹了四五天就顺利出了芽。
林豆儿赶着一个日头昭昭的下午,将种子播撒了下去。
八平米的菜栏,够她种下四十株的种了,若是顺利,开春后就该能看到果儿了。
虽然爷奶都不吃这重口味的番椒,但看见小孙女一天天眼睛都快长在番椒上了,便也时时帮她注意着。
又听说,到时制了辣子酱还能卖钱,劲头就更足了。
大家都没种过这东西,番商也是交易得来的,并不知道种植方法。
因此,爷奶只能凭借多年的种植菜果的经验来摸索。
作为老庄稼人,林大海是十分谨慎的。
他一日浇过水,便不再急着浇,而是先观察几日。
过了七八日,见着那些小芽仍然精神抖擞的,就确定了这东西并不十分吃水。
于是,他把浇水周期拉到了十日一浇。
第二回浇完,又观察了几日,精神头看着像是那么回事,不蔫吧,也不涝着。
只是,已经十多天了,长势似乎很一般。
余氏管菜比林大海更多些。
她一思量便拍着胸脯断定,这小小的番椒只怕是要多吃些肥料才够长。
好在家里野草沤制的肥料还算多,余氏便日日都给浇上一些。
果不其然,吃了肥料,这些小番椒们没几天就蹭上去了。
到十月下旬时,番椒在种下的第二十五日,抽出了稚嫩却又不那么脆弱的小苗了!
一家人见第一步已经成了,皆是欢喜不已。
顺利出苗,说明他们的方向就是对的。
林豆儿自然是最兴奋的。
来年,家里那山头一定贼漂亮!
十月结算时,林豆儿又分得了楼外楼220两银,她与大堂姐的早点铺盈利也头一遭突破了百两。
林豆儿下午常会去九思书院的书斋待一待,还时常要跑一跑楼外楼,便坚决将分成自降至三成。无论大堂姐怎么塞给她,她也都还了回去。
她大堂姐还要攒嫁妆呢!
***
秋闱将至,三哥虽然不下场,王夫子却叫他们几人在书院等试题,进行论答。
因此,十月三哥便没有回家。
直到十一月下旬,三哥十三岁的生辰到时,他才休沐。
他策论院赛得了出色的成绩,家里也没给他庆祝一番,刚好就趁着生辰,将交好的同窗也请来了家里吃饭。
林豆儿发觉,三哥越发自信后,身上竟然多了几丝迫人的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