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幼宜吃过粉条,做红薯的热情再次燃了起来,可惜最后一步要靠人力,效率不高,弄了一晚上也才一百多斤。
空间里剩下另一半的红薯可以做成红薯干,等地里的红薯成熟可以接着上一茬,弄成不同的副产品。
开学前两天沈幼宜一心投入红薯大业,空间里随处可见是正在晾晒的红薯干,终于赶在开学前把红薯处理完,一共收获了两百斤红薯粉和两百斤的红薯干。
她抽空到张清敏那儿送了一回粮食,把空间里的红薯干和红薯粉也卖了一些出去。
开学后就是1961年,是灾荒的最后一年,也是沈幼宜高三冲刺阶段。
过去的两年她一直潜心学习,倒是没有多紧张,沈家人对她的成绩也放心的很,沈父想等着沈幼宜考回京区的大学,他就申请调回去,正好能照顾沈爷爷沈奶奶。
倒是沈又年对沈幼宜的成绩更为上心,平时下班就盯着沈幼宜复习,好在沈幼宜习惯了这种学习方式没觉得什么。
沈又嘉先替沈幼宜抱不平,“哥哥好可怕,总是盯着瑶瑶读书,瑶瑶好可怜啊。”
沈母听见沈又嘉的话,抬手就朝他脑门来了一下,“你以为谁都和你一样,一会儿都坐不住,你哥是给瑶瑶辅导功课,又不是要吃了她。”
沈母虽说嘴上是这么说,心里也担心沈幼宜压力太大,反倒对身体不好,私下找沈幼宜确认了好几次,得到她觉得这种方式不错的回答才放下心来。
“今天就到这儿吧,早点休息,别太累了。”沈又年看了眼手表已经十点半了,到了沈幼宜休息的时间。
沈幼宜伸了伸懒腰,学习了一天,腰都酸了。
沈又年站在后面伸手替她捏了捏肩膀,“你目前的功课没有什么短板,只要保持住就能考一个不错的大学。”
沈幼宜舒服的眯了眯眼睛,困意上来迷迷糊糊的回答,“尽力就行,考回京区就能回去看爷爷奶奶了。”
“哼,你倒是很有规划,这样也好,别累着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