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沈母提前从同事那里得知粮店最近新来了一批粮食,让她们赶紧把家里的粮票换成粮食,晚了可就没了。
沈母把消息告诉了赵青意,两人动员家里的大大小小准备去粮食店抢购粮食。这段时间一滴雨都没下,公社的粮食还不定种的活,全部人就指望着每个月的供应,就这样带着粮票到粮食店还不一定抢得到粮食呢。
粮食店早上七点开门,沈母五点就让沈又年去占位子,同行的还有王致和王常遇。
现在是四月中旬,早上的气温还是低,三个人穿着厚厚的棉服,手里搬着一个小板凳,坐在粮店门口,前面已经排起了不短的队伍,显然大家为了粮食都很拼。
沈幼宜早早的起床,顺便把沈又嘉从被窝里拽出来,“快起来,今天可是要去抢粮食,晚了你可就没饭吃了。’’
沈又嘉迷迷糊糊的挣扎着起床,“马上,我起来了,我一定要抢到大米饭。’’果然粮食就是对吃货最大的诱惑力。
沈幼宜到达粮店的时候,门口早就大排长龙,好在沈又年三人的位子还算靠前,沈幼宜没一会儿就找到他们了。
前面隐隐约约传来骚动的声音,沈又嘉像个小炮弹一样跑到前面查探情报,气喘嘘嘘的说,“粮店的员工被挤在外面进不去,他们就吵起来了。”
身后的大妈焦急的说,“都什么时候了还吵架,怎么着也要人伙计进去,要不然谁来称粮食,这群脑子转过弯的蠢驴。”其他人纷纷附和。
“开门了,开门了,我看见了。”突然一阵声音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粮店。
“妈,我去另一条街把这个月的油领了吧,省的下回你再跑一趟。”
沈母把油票递给沈幼宜,嘱咐道,“瓶子你拿好了,可别碎了,”
沈幼宜前几天在山上的发现了一片花生,把花生晒干后后剥好足足有二十五斤,应该可以榨成不少的花生油。
沈幼宜进空间换了一身搞东西专用的衣服,扛着一麻袋花生走进榨油坊。
“大叔,现在还可以榨油,我们村里的花生想榨成花生油,不知道你们这还弄不弄。”
围着围裙的中年男人正忙着榨豆油,看见沈幼宜不咸不淡的说道,“你把东西放下,可能得等上一会儿,我这正忙着呢。”
“好的,我不着急”。
大概过了十来分钟,男人把最后一块豆渣扔进桶里,朝沈幼宜伸手,“那花生拿过来,先说好榨一斤收两角钱,也可以用油来抵钱。”
“我付钱,这花生是村里人一起筹的,他们都把钱给我了”。沈幼宜作势从口袋里掏出一叠毛票,数出五元递给男人。
“先榨油后收钱,带瓶子了吗?”
“带了,带了,”沈幼宜借着麻袋的掩护掏出两个大的玻璃瓶递给男人。
机器开始突突突的运作,又等了半刻钟,沈幼宜就得到了六斤的的花生油。
男人看着清澈的花生油,难得笑道,“你这花生品质好,出油率高 一般的花生可榨不了这么多油。”
“这是我们村里的人挑出来的好花生,颗颗饱满,要是榨不出这么多,我回去还没办法交代呢。”沈幼宜半真半假的说道。
拿到花生油沈幼宜找了个角落,把花生油分装出一瓶,大概有三两重。
沈又年几人刚好领完粮食,沈又年背着一大麻袋粮食,沈父和王致肩上也扛着一袋。
饶是沈又年身强力壮,背了一路的粮食也累的够呛,沈父就更不用说了,把粮食放进库房里就瘫在沙发上了。
“还好我们去的早,我看店里剩下的粮食可不够那么多人的量,那些没领到粮食的人闹起来粮店的屋顶都得掀翻。”
沈父拍了拍沈父的腿,示意他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