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其他类型 > 东方:崛起1522 > 第155章 收支

第155章 收支(1 / 2)

张翰翻出一个本本,道:“今年粮税为粮豆71.22吨,折钱450贯590文——”

“这么少?”这下不只是李子园,其他人也纷纷惊讶起来。

“咳咳...”张翰用咳嗽镇场,继续说道,“农地第一年都是免税的,今年只有那135户那6075亩地中种植粮豆的4050亩有收,这个数额不算低了。不过东家,种苜蓿的地上能养牲畜,您看后期是否要开新的税种?”

李子园摇摇头,现在他们也就是用这些休耕地在种草肥田而已。北望岛大牲口数量太少,每个农户基本上只有夫妻俩有劳动力,带着拖油瓶的甚至实际劳动力可能还不足二人。

这些名义上种着牧草实际上只能当杂草的土地农户们无力去耕种和收获。除非家家户户有新式农机和足够数量的大小牲口,能让“休耕”中的牧草地产生更大的价值,不然肯定要走广种薄收的路子。

见李子园不同意,张翰没有纠结,继续说道:“工商税的话,铁匠工坊预计今年能上税400贯,比去年下降了不少,主要是东家你今年火炮买少了。”

李子园翻了个白眼,去年他为了那些武备可是在拿出大批金属冲抵的情况下仍填了一万多两才过关的。

“木材厂预计上税102贯,他们的利润低,开支高,还肩负着开荒的职责,很多时候砍什么树不是他们自己能决定的。”

“木匠工坊预计上税107贯,最大的利润来源是收割机,其他的产品只走量。”

“吴大福的裁缝店生意相当火爆,他可是联络了不少能工巧手来帮他做工,预计能上税227贯。”

“赵真人的医馆...预计上税2贯。真是医者父母心,只给自己和徒弟赚了个辛苦钱。”

“造船工坊今年上税94贯。东家你也知道,他们今年就出了两艘三文鱼级。”造船工坊今年妥妥是亏钱的,去年也没怎么赚,居然还上税,也是奇葩。

李子园点头,示意他继续。结果正好对上了钱北那双泪汪汪的小眼睛。

“建材工坊预计上税800贯,北望岛几乎所有的建材都由他们提供,虽然价格公道,但架不住量大。北海建筑公司情况类似,同样能提供800贯的税收。”

“造纸工坊已上缴税款150贯,他们的主要利润来自蠲纸和厕纸。前者利润高,后者数量大。”

“盐场上税372贯,大部分盐都用来腌鱼和喂马了。”难怪了,家里吃盐只要靠买鱼就行。

“天蚕园上税481贯。”

所有人都看向了章泉,想不到他不声不响居然这么能赚。

“核桃油作坊榨油两万两千八百余斤,卖得1143贯。核桃粕卖给养猪场,得钱254贯。共上税181贯。不计算先期投入的情况下,作坊净利润为220贯。而作坊本身的建造花费为197两。”由于榨油作坊为镇政府直领,张翰略作了一些介绍。

“纺织工坊预计上税421贯。”这是个传统盈利大户,不过听说大明那边同类产品的售价下跌不少,以后若是还想走宽布路线怕是要挨毒打。也得亏今年岛上自己人消费了不少,不然今年就要挨打。

“其他的工坊暂未盈利,就不收税了。所以工商税合计4137贯,加上农业税便是4587贯。”张翰做了总结。

李子园耐心听完了他的描述,然后心里默默计算起来。张翰的税率貌似是按照营业额来定的,但问题就出在这里。一家本身盈利的厂子,这样子收了税之后可能就是亏损了,有竭泽而渔之嫌。但除非是厂里的财务,不然想弄这么清楚显然不现实。

而且按营业额收取也是托了这些企业都有官方背景的福,不然谁脑子抽抽了告诉你自己的实际营业额。

还有地

最新小说: 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 无限流第一幼崽 孤锋莫宁 高考后我带全家修仙 大秦:始皇大大是我爹!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剑修,狗都不谈 枕边规则 九狱镇界塔:从与魔女同修开始 娇软丫鬟上位后,禁欲王爷宠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