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我出的主意,怎么就成了这黑厮的功劳了?”
赵元启:“......”
偷眼观瞧,见百里云川脸上并没有奴意,才继续道:
“ 各州县的消息都传回来了,如今各地收到的捐赠都不少,够灾民吃上个把月不成问题。若不是殿下......呃......若不是小唐侧妃英明,还不知要饿死多少百姓......”
百里云川皱眉制止了赵元启。
“眼前是暂时可保活命,可是接下来呢?总不能一直让灾民聚在城门外等着施粥吧?
眼看天也一日日的凉了下来,御寒之物该从哪里来?还有灾后重建也是一大笔银子......”
赵元启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这些问题,他不是没想过,可是反观历年的天灾,哪次不得饿死一多半人?像这次的情况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至于其他的,他委实是不敢想。
再瞄一眼盈盈浅笑的唐婉儿,赵元启灵机一动,拱手道:
“小唐侧妃,下官替万千百姓谢谢您了。只是,这灾后重建,还得劳烦您再想个法子。不然,我们收到的捐款总有用完的一天,到时候,我们所有付出的努力就功亏一篑了。”
唐婉儿倒是很欣赏他的识时务,认真的道:“办法呢?也不是没有。本小姐轻轻松松就能说出两三个出来。就看殿下有没有胆子做了......”
百里云川看不得她这嚣张的样子,出言打断她:
“婉儿,休得口出狂言。家国大事,岂能儿戏?这立功德碑是事,三五年做一次也就罢了,若一个月立上三五次,也就没人把它当回事儿了......”
唐婉儿骄傲的扬起小脑袋,拿鼻孔冲着百里云川。
“殿下别看不起人,我若是真说出有用的办法,你要如何谢我?”
百里云川愣了愣,看臭丫头这自信的样子,难道真有什么良策?她已经想出了立功德碑这个良策,哪里还有那么多的良策呢?
可是万一她真的有什么好的想法,要谢她也是应该的。但是怎么谢?自己得好好考虑考虑,万一她又要自由!这个良策,自己不听也罢。
赵元启一听还有良策,激动的“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
“小唐侧妃,您可真是菩萨转世,聪慧过人。可真是社稷之福、百姓之副。只要您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我赵元启愿意把您视为再生父母,日日供奉。以后不管您身在何处,我家的祠堂里永远摆着您的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