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的。
就是为了 卖书!
一旦署名上写上孔孟达三个字,在加上孔颖达做序,一时间,万人空巷。
“你说这孔家老头,为什么这么喜欢钱?”
“明明那么兴奋,可偏偏要强行压抑自己的情感,啧啧……”
骆宾王小心翼翼说道:“王爷,我去问过孔家的弟子,他们说孔家其实没有多少钱的,都是靠束脩和一些拨款……哎……一生清贫,都是大儒,值得敬佩。”
李祐当即就不乐意了。
“这么好的讲故事的人,怎么能贫苦呢?”
“他们得吃饱饭才有力气写更好的故事!”
这可不是后世那些籍籍无名的作者,从白菜价开始写。
这些可都是名师大儒,哪个拿出去都是可以在齐州这个地方横着走的,读书人见到之后,也得恭敬的鞠躬行礼,然后叫一声先生的。
有这些人打工,报纸上的东西就多了起来。
除了天南地北的八卦之外,还有孔家人专门编撰的小故事,寓教于乐,什么孔颖达小时候不小心砍了一棵树,不敢告诉家里人,后来父亲就说,不管是谁做的,得诚实……
还有什么,孔家小儿子孔观海身有残疾,身残志坚,苦读不辍,终于成了一代名师。
甚至还有孔家隔壁邻家的孩子,双目失明,却在看不见的情况下跟着孔家人学习,最终著书立说,名字叫什么……倘若给我三日光明。
孔家人夸起他们自己,简直不要命。
长安之中,万人空闲,到处都是抢报纸的。
给现在这一段平静的日子里面增添了不少有趣的味道。
“对了,狗蛋呢?”
骆宾王错愕了一下,是啊,狗蛋呢?
李祐这才发现,狗蛋离家出走已经将近一个多月了。
这货不会是不想回家了吧?难道它就不想吃小龙虾?难道它就不喜欢吃猪大腿?
难道它忘了叫花鸡的味道?
不可能啊!
狗蛋那么馋……就算是在那些外族人家里,不得把高句丽和倭国两人吃穷了?
……
清风巷,九十八号。
井上次郎托着下巴,看着面前四仰八叉如同死去的狗子。
渊盖余男也是唏嘘不已。
“想不到,就这么死了,可惜了,我还想带回去呢。”
“是啊,我也想带回去,先给我们的王。这是我送给他最好的礼物了。”
两人叹息着,看着面前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狗蛋,发出了嗟叹。
就在这时候,那躺在地上四仰八叉正在太阳下晒着的狗子,鼻子动了动。
“阿嚏……”
狗打喷嚏的动静,不比人小。
瞬间一大坨东西糊了两人一脸。
气氛突然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