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天,王宇碰见了难题,眼前出现了一片沼泽,不知道有多大,反正看起来一眼望不到头。现在摆在眼前的问题是,这片沼泽有没有那种掉进去就出不来的泥坑?沼泽里面的动物有没有很毒的,能毒死人的那种?到底是直接横穿过去,还是绕过去,这个选择需要慎重考虑。
再仔细考虑了半分钟后,王宇决定------绕路。
是的,他怂了。冒什么险?值得冒险吗?生命只有一次,又没人强制要求他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赶到某地,有必要那么着急?活着不好吗?龙肉不香吗?呃,这个确实有点吃腻了。
丛林和沼泽之间有一定的缓冲地带,覆盖着低矮的灌木丛。王宇骑在傻狗背上,在这个缓冲地带尽量靠着丛林边飞速前进,这可比之前在丛林里穿梭快多了。
傻狗皮糙肉厚的,根本不怕灌木丛里的小虫子,就连蛇类感觉到它那山崩地裂般的脚步声,也早早躲开了。所以可谓是一路顺风,仅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就差不多来到了沼泽的另一边。这是第五十三天午餐时,王宇在弄倒一棵较粗的松树时,根据年轮判断出方向后得出的结论。
现在后方的昆仑山脉大竹峰小竹峰什么的,几乎都看不见了,前边也没啥可作为参照物的山峰,接下来的一段路,只能闷着头走了,大不了每天往左调整下前进的方向。因为他之前看过一本书里说,人的左右脚迈出的步子有误差,你自我感觉走的直线,其实是在画一个很大的圆。只要不是左撇子,一般都是右脚迈的步子比左脚长一点,所以才要往左调整。
第五十五天,离开山洞已经整整二十天了。吃过晚饭的王宇,躺在松枝上,思考着一个问题,自己到底是离赤道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话说这二十天里,他平均每天都能走个五六十里,累积下来也有上千里地了。气温的变化也不是太大啊,就好比湖呗最北端和最南端的平均气温,就算差个两三度,也感觉不出来啊。
因此他也无法判断自己到底是在北半球往南,还是在南半球往南。一个奔着赤道去,一个奔着南极去,这特么区别可大了去了。
目前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大不了撞了南墙,我掉头走就是。咱又不是杠精,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绝对不是怂。
好在,第五十七天的时候,一个让他无比兴奋的事情发生了。正在丛林里行走间,突然感到一阵轻微的热风扑面而来,让他猛然想起了一件很久以前的事。十多年前,他跟父母去南海旅游,在海扣至四亚的大巴上,穿过亚热带和热带之间那条线时,导游小姐姐当时还提醒大家,刚刚从亚热带到了热带,让大家体会下热带的感觉。当时他心里的感觉就是,一万头植物打头为名的动物在心里奔腾而过。那是夏天,哪哪都热的跟蒸桑拿似的,你特么跟我说让我体验亚热带和热带不一样的感觉?
但是这件事却让他印象深刻,刚刚那阵热风虽然轻微,可确实感觉到了不一样。越往前走,感觉越明显,昨天在赶路的时候,还能不时看到呼出白气,现在已经有十几度天气的感觉了,白气早就不见了。这让他越来越确定自己到了热带了,当然现在的热带也不是很热,最起码没东景那么热。
既然确定了自己没走错,那就继续往南,眼下这里可不是居住的好地方,得找个依山傍水的优美环境才行,现在整个地球都是劳资的,想在哪插旗就在哪插旗,就是这么豪橫,哼!
说到插旗,有空得整个五兴鸿旗立起来,逢五逢十的再来个升旗仪式,唱个国哥什么的。生活要有仪式感嘛,想想都带劲。再整个巨石,刻上一排汉字,公元前六千五百万年,这里就是我华夏的领土,这不得整懵所有的考古砖家?
第五十九天,王宇带着傻狗终于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一座比大竹峰还要高的山峰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