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严嵩离去的背影,嘉靖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
这老逼登,果然是老奸巨猾,刚刚的话看似是立裕王为太子,实则是让朕疏远裕王。
沙师弟那句话说得好啊: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真若是久不相见,父子之情定然越来越淡,而朕的四子载圳最擅交际逢迎,定然极尽奉承朕。
那时候皇位传给谁,长幼还重要吗?还不都是看朕的喜好。
这糟老头子,真真是可恶!
要说这伎俩本身也没有多高明,可是偏偏前身那臭道士就信天意这一套,哎!
放下此事不提,嘉靖看着眼前的楼阁殿宇,心中可谓是又喜又忧:
喜的是一夜之间,从苦哈哈的网文作者成了大明皇帝,
忧的是,这特么是嘉靖二十八年,他自己魂穿的是这个老变态嘉靖,内忧外患简直多的离谱。
而他自己也知道,他的智商放在这些聪明人里,跟白痴没啥区别,如果不是碰巧熟悉历史,怕是当皇帝也活不过一年。
按历史走向,明年,鞑靼的俺答汗就要十万大军打到北京城了!
这可是当初的奇耻大辱,史称“庚戌事变”——
《明史》记载:此战期间,俺答汗杀掠人畜200万……
历史上的嘉靖也对此没办法,就差吓得尿裤子了;后来他也重视边防了,可还是打不过,反倒是越打国家越穷。
他妈的!
老子可不想被人打到脸上还只能认怂,老百姓都是朕的子民,岂能容你如此猖狂的掳掠?
想到这嘉靖就感觉心中火大,就想把那俺答汗摁在地上捶一顿——
不过,也只能想想。
首先说单挑,他这身板,俺答汗让一只手他都打不过,
再说派兵群殴,现在也真是无人可用:
不说王守仁这样的绝世猛人已经死了、就算是历史小透明的几个镇边大将军,也都归天的差不多了,
西北四大将“王效、马永、梁震、周尚文”,就剩周尚文还活着,好像再过一个月也就要年纪太大归天了……
这特么怎么玩?
难不成要靠仇鸾这种私下贿赂俺答汗的将领?
嘉靖身着道袍、在殿中缓缓踱步,脑中人名一个个闪过:
俞大猷?
不行,东南抗倭现在靠他镇场子,北边用不了他;
李成梁?
23岁,倒也可以用,不过,还要好好谋划一下出招的路数;
戚继光?
嘉靖眼光一亮,转而又摇头,戚继光这时候才21岁,也还是个毛头小子,不过——
这小子18岁就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现在已经驻守海关五六年了,倒也不是不行;想当年,霍去病可是18岁就打的匈奴找不着北!
心中暂且记下,脑海里继续回想着还有哪些人,
就这般,嘉靖一个人在殿中转了一下午,也想了一下午,一张将领名单已在他心中写好,只待来日发出号令!
…………
日落西山,到了下班时间,百官各回各家、各找各老婆,唯有严嵩不同——他回家是赶紧找他儿子严世蕃,
不为别的,就是解谜,解开嘉靖白天说的谜语故事。
严世蕃也是个急性子,一到家就拉着严嵩问道:”爹,今日皇上找您说了何事?没变故吧?“
严嵩揉了揉腿,缓缓坐到躺椅上,抬起眼皮看了眼严世蕃,嘴角微笑道:“能有何变故?皇上今日,可是拉着我的手说话吩咐的。”
严世蕃听完大喜:“爹,那到底说了何事?”
严嵩悠悠说道:“皇上今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