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避雨巷的当天,姜吉和李潇没回去,合计着接下来的计划。凌晨他们分开行动,直至天色蒙蒙亮。
两个人累呼呼的坐在街头,分吃着昨天的绿豆糕。
“姜吉,你那计划靠谱不?”
“放心,今天等着瞧好吧。”
“你带水了吗?这玩意吃着好噎人。”
“带了,带了。我装了两葫芦,够咱俩喝的。”
“吃饱喝足,我们找个地方睡会啊。”李潇说。
“走,回去睡吧。等睡醒了,回来唱大戏。”姜吉说。
“我让独眼龙搞两只山鸡来,没肉吃,人生多么没意思。”
说着他们朝村外走去。
早上的避雨巷在濛濛细雨中醒来,巡逻队吃过早饭,整装待发。主街的小吃摊,酒馆,茶馆打开木头门,为营业做准备。
木牙子推着水车,挨家挨户的给商铺们送水,有些用水量大的,还得跑上四五趟。
避雨巷每天多多少少会有些雨水,但是说来奇怪这里打了好多口井,不管打多深,挖不出地下水。最近的河离这边有10多公里,吃水问题一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当前这一任村长,想好了好法子,他带领村民在东南西北分别挖了一口巨大的蓄水池,让雨水流入蓄水池,然后在蓄水池旁挖了个滤水池,用于过滤雨水,方便村里人吃水。
水的问题解决后,着手解决水的运输和保护的问题。
村长琢磨,蓄水池的水必须保护好,不能谁想打水就打水,万一污染了水源地咋办?
于是他把水源垄断起来,每天安排木牙子这样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给村里人送水。普通村民按家庭为单位,一个月收1银钱,不限次数和数量;商家按水车为单位,一车水收1铜钱;外地人按水杯为单位,一杯水1铜钱。
很快村长富裕起来,他把赚来的钱,组建护卫队,修缮村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避雨巷才有今天的繁荣稳定。
木牙子像往常一样,把水车拉到酒馆门口,招呼里面的店小二。
店小二出来提着水桶,一桶桶的把水接满。
他趁机拿出家里自己做的卷饼,大口的吃起来。
“小二,听说昨天你们这里来了两个外地人?”他边吃边闲聊。
“牙子,你消息真快。来了两个傻子。正常人听到东西贵,通常是不买了。这两个人倒是痛快,不仅买,还买了不少。米饭1银1碗,直接要10碗。”
“哈哈哈。我咋不信嘞?怎么可能有这种傻子呢?1铜钱1碗我都嫌弃贵,你要1银?他们还买了10碗。”
“真的,真的。我当时也懵圈了,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小二没骗人。那俩人在我这里还买了绿豆糕。1银1份,直接买了10份。”恰巧卖绿豆糕的老板路过。
“长见识了。果然村长英明,外地乡巴佬的钱好赚。”牙子举起大拇指。
“今天再多送两车水,最近生意很好,用水量大。”小二说。
“好嘞。”他说着拉着水车前往蓄水池。
等到中午,他忙的差不多,来到卖绿豆糕的老板小摊前。
“老板,老板。给我来份绿豆糕。”说着他递给老板1铜钱。
“稍等,稍等。”老板勤快的给牙子打包。
“你们家这绿豆糕太好吃,我每天收工的时候一定得吃上口。”
“别说,还是咱们这里的水好。用咱们的水做出来的绿豆糕,味道香甜软糯。”
两人互相夸起来。
木牙子大口的吃着,嘴里的绿豆糕残渣掉满地面。
“要是绿豆糕不这么噎人就好了。”他抱怨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