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出茅庐(1 / 5)

开学一段时间总是最忙的。忙过了这一段,一切慢慢变得井然有序起来。舒雯在有经验的老师的指点之下,与焦头烂额渐行渐远,工作也算是得心应手了。新老师都是比较忙碌的,这也是学校对新人的一种栽培。总希望在每年的新老师当中,能有一批老师脱颖而出,成为堪当重任的苗子。

每天需要手写备课,学校也会经常安排听课,包括校内或者校外,以便学以致用,帮助自己教学业务水平的进步。

因为读大学时穿的衣服,都很便宜,穿了一年,第二年不大好穿了。看到学校同事的衣着,舒雯显得格格不入。

老教师们虽然朴实无华,衣着也是素色为主,可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虽然不能说很贵,也不是与舒雯一般低廉。年轻一些的,或者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看起来家境都还不错,衣着打扮怎么时尚怎么来。只要不影响教师形象。

而舒雯,需要积铢累寸才能得以改变。同事们衣着且不说,基本都有车,就是没有的,也是有条件买车,只是因为还没有考出驾驶证而已。这般鲜明的对比,舒雯心里并不好受,却无以言表,毕竟,贫寒是自己的事。

对舒雯来说,自己的衣物几乎没有超过一百的。学校上班时,都出现好几回尴尬的场面:其他年级的学生或者家长等会说舒雯不像一个老师。舒雯清楚自己的处境,并不在意,一笑付之。因为她的心里有梦,有理想。

舒雯每个月除了把钱寄回家,还有计划地改善自己的衣食生活,争取慢慢融进集体。同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成熟较早的舒雯从来都知道,物质条件上,只怕是没办法超越了,只能从精神食粮上下手,适合自己奋斗的方向,很清楚。读书吧,多买书,多读书,有书可读,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淘书、买书、看书,是舒雯业余生活的一大组成部分。

渐渐地,舒雯习惯了独处。但是在领导和同事眼里,舒雯是一个独来独往、不善沟通交际的人。舒雯也知道别人的看法,她只是想着,如果能有一位师父,可以好好地指点自己,那就好了。

学校里,好师父基本属于赛课、获奖这方面的,舒雯感兴趣的阅读写作上却没有,这让舒雯感到很迷茫。出去赛课,虽有学校帮着磨课,只要肯用心,冲到县里,不是遥不可及。舒雯在实习时就上过公开课,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倒也顺利。成为老师后,也或多或少开过校级公开课,她知道大概的流程。只是舒雯个人,总觉得开课、赛课的滋味不好,打心眼里不愿意往这个方向去钻研。

时光匆匆,转眼,从大学毕业到工作已经一年多了。又是“十一”长假,舒雯回老家度假去。自从去年回家看看之后,村里人的闲言碎语让叶舒雯深恶痛绝。在辅导班的近一年里,自己忙着备考,也不大回家,除了逢年过节。母亲所需的还债的钱,也是每个月从自动取款机打进账号里,如今每个月也一样,舒雯都是按时寄钱回家。三千左右的工资,有时候还没有,总是寄回家两千。

此番回家,不同往日光景。或许是不大回家的缘故,或许是自己工作的缘故,又或许是……总之,舒雯回到老家,发现自己的地位明显提高了,村里人也亲热了许多。

走在村前的小路上,一位大爷看见了:“叶老师回来了!”

“爷爷好!”舒雯笑答道,“爷爷,拿点菜呢!”

“是的。你们‘十一’放假了吧?”

“嗯。”舒雯笑着点点头。

舒雯看到这位大爷在菜地里摘豆角,长长的豇豆。平时舒雯听父母说过,豇豆一年可以种植两季,一季夏季吃,一季秋季吃。春种夏吃,夏种秋吃。秋豇豆农历七八播种,到了秋季便可以收获了,要是培育得好,可以一直吃到霜降,所以有时候舒雯听人们称之为“霜降豆”,又因为是农历八月前后播种,也

最新小说: 谁让他当警察的? 视频通古代,从强军战歌开始 重返88:从迎娶小姨子开始 花哨 七零嫁绝嗣糙汉,娇纵女配又起晚 古玩之金瞳鉴宝 1984:国宴,你就煮颗白菜? 重生后,我成为了幕后资本之王! 四十不惑,觉醒属性面板 我都过气了金手指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