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这位兄台如何称呼?可有什么问题询问本太子?”
虽然群英会之中,没有身份差别,都是读书人,但是称呼方面,还是要区分一下的,毕竟同姓的人很多,总不能都叫姓氏吧?
就比如李长平是唐国太子,如果不叫太子,那叫什么?李兄?李长平?李长平公子?太子的名讳,你这么直接叫,是不是有些太随意了?
因此,太子的称呼,还是必须要存在的,毕竟李长平也还是代表了唐国。
只不过,其他人的话,那就随意的,至少这个子牛续学院的人,李长平还算是客气的,称呼了一句兄台。
“不敢,在下子牛学院阳春,很想询问一下李太子,不知道李太子学过礼记没有?”
这个站出来说话的来自子牛学院的人,上来就是语气不善,居然直接质问李长平有没有学过礼记。
这一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平平常常,但是读过书的人都知道,这是骂人的。
在这个世界,读书人只要认字之后,首先要学的,就是孝经,忠义,以及礼记。
这三种书,是必修课程,哪怕是十来岁的孩子,都能说的头头是道,可是现在,居然被阳春拿来质问李长平,有没有学过礼记。
“阳春兄台,有什么话直说无妨,不必如此拐弯抹角。”
李长平脸色微微一沉,有没有学过礼记?这种潜台词,他怎么会听不出来?
“李太子,既然你学过礼记,该不会不知道,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吧?既如此,您身为此次群英会的主办方,为何要将我子牛书院,至于右方?”
果然,阳春所说之事,就是陈肖担心的,子牛书院,就是想问,为什么他们会在右侧。
“不错,李太子,我们秦国这里,也想问一句,为何我们秦国,会在你们唐国的右侧,居然要取决于汉国之下?你们唐国难道认为,我们秦国不及他们汉国?”
阳春说完话,李长平还没来得及解释,坐在唐国右手边的秦国代表团之中,也有人站起来了,并且对着汉国文人代表团那里,投去了怒视的目光。
“这。。。。”
“呵呵,秦国人,世人谁人不知,我汉国有文圣世家,文学乃当时之最,坐于主家左侧,有何不可?你们秦国国力虽强,但近日之事,可是群英会,是读书人的盛会,可不是比拼国力的时候,李太子把你们秦国人安排在他们的右手边,已经是抬举你们了,不然的话,你们连现在的位置都不配做。”
秦国人站出来质问李长平,李长平还没来得及回头解释,另一边的汉国人,却开始冷笑起来了,表示秦国能够坐在唐国的右侧,是抬举秦国,秦国人应该感到高兴才对。
“哦?既然是文学盛会,比拼的是文学实力,那我晋国,为何不是应该坐在秦国的位置上?须知,天下九国,我晋国的大儒,可是仅次于汉国的。”
“就是,还有我宋国,我宋国的位置,为何会在这里?为什么清国的人会坐在我们前面,他们的大儒数量,好像还不及我们宋国的一半!”
“宋国的,请你们不要睁着眼睛说瞎话,我们清国明明有四位大儒,你们宋国只有七位,何时没有你们的一半呢?难怪你们宋国人只能坐在我们后面,原来算数之道居然如此差劲。”
“呃,其实,我们元国觉得,这一次的位置,安排的还是挺合理的。”
“你闭嘴,这里有你们这群蛮子说话的地方么?”
“。。。。。”
“咳咳咳,各位各位,各位稍安勿躁,座位的事情,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这里面是另有隐情的。”
李长平看到场面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所有的国家全都站了出来对自己的位置表示不满,顿时感觉到一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