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敲惊龙鼓。
在唐国有这样的一个律令,如果某个人要被处死了,或者某个案件存在重大的隐情,但是已经盖棺定论了,那么想要翻案,就可以使用万民书。
所谓的万民书,就是要集齐上万个百姓自己签下的名字,写在同一张白布上,签字的百姓数量越多,就越能得到重视,即便是皇帝,也不能和民意做对。
而敲惊龙鼓,则是另外一回事,只要有人敲了惊龙鼓,那么朝堂之中,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要先放一放,先把敲惊龙鼓的事情解决了。
不过,惊龙鼓可不是随便敲的,必须要是朝廷的官员才能敲,并且,如果敲了惊龙鼓,是为了翻案,但是发现真相还是如同之前的那样,那么敲惊龙鼓的人,也是要被诛九族的。
所以,唐国的惊龙鼓设立至今,前后六百余年,也才被人敲响过三次。
二者合一,的确有可能救的了孟安,但也只是有可能。
“齐小公爷,你疯了么?万民书先不说有多难收集,也不说收集之后的后果,但是敲惊龙鼓,有谁敢去?不想活了么?”
郑用被齐怀的想法吓到了,齐怀居然想敲惊龙鼓?
万民书的收集,听起来简单,但是实际上,千难万难。
签了万民书的人,是要跟着万民书一起来到京城的,并且要出现在皇帝面前的,不然就是作假,有多少百姓会闲着没事干,为了一个不认识的人,原来京城?
而且就算是京城附近的人,也没几个会愿意的,因为万民书,只是一种意愿,具体的结果,还是要看最后的真相。
而真相就是,孟安的确做了错事。
这种情况下,还敢签万民书,那就是找死了,因为这不是万民请愿,而是聚众逼宫,这可是死罪。
一般的百姓,都是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就算你给人家好处,人家都是不愿意签万民书的。
至于敲惊龙鼓,呵呵,诛九族的罪过,谁敢冒这个险?
敲惊龙鼓,哪怕是九大国公,只要真相依旧如此,那也是诛九族,根本不跟你商量,谁愿意敲惊龙鼓?
“万民书不难,至于敲惊龙鼓。。。”
“敲惊龙鼓,那齐国公府将要从唐国彻底除名了。”
齐怀还在低头,思索如何敲惊龙鼓,但是客厅外面传来了一道声音,让屋内的三人脸色瞬间难看到极点。
声音很熟悉,他们全都听过,不过正是因为熟悉,他们的脸色,才会如此难看。
“陈肖?”
“嗯?放肆,你们三个,见到本官,不但不行礼,居然还敢直呼本官名讳,你们是想死么?”
齐怀三人霍然起身,扭头看向门口,发现果真是陈肖笑眯眯的站在门口,当下忍不住直呼陈肖名讳。
然而,这样的举动,可是非常失礼的举动,即便是陈肖,也是要呵斥一下齐怀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