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婵宁挑眉,看向提问的人,笑着说,“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要想铺到每家每户门前去,这石头或许不是很够用啊。”
提问的人恍然大悟,随即而来的是失望,村里面积可不小,真要一家一家的都通石子路,怕是把河边的石头搬完了也不够。
姜婵宁看他黯然的神色,心中一动,忍不住安慰他,“也不一定要用石子才可以,或许还有别的办法呢?”
那人听了姜婵宁的话,脸上的神色又亮了起来,“阿宁的话一定没错,如果真有其他的办法,一定要叫上我李勇,到时候你只管安排,我不要工钱都来做!”
说这话的人叫李勇,是李德全的儿子,李德全跟李大柱都是杨老太的儿子,李勇是杨老太的孙子,他家还有个妹妹叫李云荷,听说一直在镇上大户人家里做工。
姜婵宁听了他的话失笑,“到时候再说吧。”
人多力量大,蔬菜地开荒的最后一天,恰好是姜修嗣休沐的那天,全部完成,剩下的就是全部种上种子和幼苗。
上次说好的拜师礼也是在这次的时间里,具体时间安排在了姜修嗣休沐的第二天,也就是返回学堂的那天上午。
这次依旧是姜修嗣的几个同窗和华夫子一起过来了,其他观礼的宾客则在明天才来。比如受华启阳邀请的秦家,和姜家有生意来往的五谷酒楼。
拜师礼的前一天,姜家众人将小院里里外外,全部收拾了一遍。明日的拜师礼虽然是姜家自己的事情,但是像村长这样的人,还是会请来观礼的。
所以姜婵宁前一天晚上休息之前,就拟定了好了第二日中午拜师宴上的菜品,并且准备好了所需要的食材。
除了这些,姜婵宁还备了几样水果,其中就有空间出品的草莓,其他都是在商城买的。
一切准备妥当,只待明日。
第二日,姜家众人都起了一个大早,快速吃过早饭,李氏就带着两个儿媳,还有姜婵宁姐妹在厨房里忙活。
因为今天姜家有事,所以给赵秋蓉放了半天假,让她下午申时再过来。
赵秋蓉这段时间,跟着李氏和姜婵安学习刺绣,绣艺突飞猛进,或许是李氏教的好,也或许是赵秋蓉本身就很有天赋,虽不及姜婵安,但这个学习进度,也让李氏连连点头,很是满意。
赵秋蓉也不辜负她们,在学习绣艺的同时,回家也勤加练习,赵婶子看她努力的样子,还狠了狠心,给她买了粗布。
赵秋蓉用粗布绣了好几方帕子,都是简单常见的花样,拿来练手的,但是用的是新学的绣法,所以李氏觉得也是可以卖得出去的,就是价格不会太高。
原本以为只是练习用的,也卖不出去。赵秋蓉一听李氏说可以卖出去,顿时干劲十足,也不管能卖多少钱了,反正只要能卖出去就很开心了。
姜家厨房里,大家都有条不紊的忙碌着,提前准备食材。李氏喊了姜兴盛过来,“老二你把那个桶里的鱼,拿出去杀了,处理干净。”说着指了指,放在门口的桶。
姜兴盛过去往桶里一看,好家伙,这里面起码有七八条鱼,而且每条鱼都很大,比起他见过的鱼,大了几倍不止,随便拿了一条,掂了掂重量,都起码有四五斤重,这么大这还是鱼吗?阿宁这是打算把拜师宴做成全鱼宴吗?
没多想,姜兴盛提起桶,又拿了一个盆,出去喊上在院子里的姜兴昌,两人一起去了河边杀鱼。
姜婵宁让老爷子和姜修嗣陪着华夫子,还有几个同窗。又给他们端上瓜子花生,泡好茶水,然后就去忙自己的事了。
瓜子花生对于华启阳和秦皓风来说,都很平常的东西,其他几人也不是没吃过。但这是姜婵宁拿出来的,对于姜婵宁拿出来的东西,大家还是很赏脸的。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