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振兴看了看,下面的人,然后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这事就定下来了,我代表大家对咱们大院新来的四位女同志表示感谢,人家以后有什么麻烦事,劈个柴火,运个煤球什么的,大家也都搭把手,晚上上完课,咱们再讨论一下,这个厕所修在哪里的问题。行了,该吃饭吃饭,该上班上班,散会。”
开会之前都骂,开完了会都夸,毕竟是赵鑫等人出的钱,大家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夸也主要是夸赵鑫几个,但是不可避免的对常振兴的印象更好了。由于大批的土不用往外运了,所以雷师傅,直接安排了几个人去拉水泥了,现在环境污染这种东西不能说完全不考虑吧,但是优先级也绝对在十名开外,水泥厂就建在市区边缘,放到后世都能算是核心区。大致算了一下需要多少水泥和砖,几个暂时还没工作的半大小子也不去干临时工了,自己找地方借了板车,或三人一组,或四人一组,集体出去拉沙子了,现在的沙子真的跟不要钱似的,都是郊区的农民自己农闲断流的时候从河里挖出来的,一板车也不过三千块钱。
然后一群大妈开始聚在一起开始讨论这个厕所建在哪的问题,其实整个大院适合建厕所的地方只有两个,分别是中院和后院的西屋南边,这和京城目前的卫生条例有关系。
进城后大量的拆除院子里面的厕所,大规模兴建公厕,很多人说这是因为住房紧张,其实这纯粹是瞎扯。家庭厕所大规模拆除的原因和住房没有任何关系,主要就是两个原因,卫生和粪便收集。家庭厕所对这两个非常不友好,而且很多老院子和大杂院根本没有厕所。旧社会都是用恭桶,然后有专人穿大街越小巷的拉着粪车收集粪便,赚个钱。
后来为了卫生和粪便统一处理,禁止院子里里面出现粪坑,所以才统一建的公厕,符合条件的家庭厕所实际上并没有拆除。现在大家有了新办法,院子外面留粪坑,院子里面只有一个斜面,平时用板子盖住,这样就符合卫生规定了,但是所有的大院也都面临同一个问题,谁出钱。没人出钱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是大院集资,也很难公平的解决,主要是没有人组织,毕竟大院自治试点也是刚刚开始吗。
赵鑫看着大家对厕所的安装位置讨论的火热,也没去掺和,今天她们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种地。本来她们计划种点青菜的,但是经过询问之后才知道,种菜没人拦着,但是不能占国家的便宜,也就是说不能用自来水浇地,而种菜就默认你会用水浇地,所以大家只能种点树了。
洪嫂子还特别建议他们可以养几只鸡,只要把粪都清理干净了,根本没人管。想想这也是个办法,下一次明确城市禁止养鸡是在62年,但是转年63年又恢复了,到67年又禁了。到下一次禁止还有九年,她们完全可以养上八只鸡,不超过国家规定,还不耽误吃肉吃鸡蛋。
很明显洪嫂子也是有备而来,说她娘家那边今年孵了一窝小鸡,可以去帮她们要几只过来,于亚楠闻弦歌而知雅意,进到屋里用布袋帮她称了四斤多麦子。洪嫂子拿着袋子欢天喜地的去帮她们换鸡崽子去了,至于麦子最终会到了谁的手里,赵鑫她们就不管了,帮忙运沙子的一个小年轻,还主动申请了去帮她们换笼子,换油毡的任务。
现在真的和有钱花不出去差不多,除了国营的,大部分人之间相互交换还是喜欢以物易物,因为谁都不用知道,今天还能买一斤肉的钱,明天还能不能买到十两,现在除了粮食和布之外,其他的东西波动都太厉害了。
雷师傅也热心,用昨天剩下的东西帮她们搭了一个鸡窝架子,铺上油毡就行,看着还挺结实的。树苗是于亚楠早上骑车去近郊换的,总共这片空地,她们准备种八棵树。两棵石榴,四棵苹果,一棵香椿,一棵杏树。等驴车把树苗拉来的时候,大家都有点傻眼,这农民兄弟实在是太实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