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其他类型 > 神迹之永恒之塔 > 第23章 朝堂上的较量

第23章 朝堂上的较量(2 / 3)

臣忙躲开皇帝的目光,纷纷低头,明眼人都知道,皇帝要出手了,大家都不傻,这个时候可没有人想触这个霉头。皇帝见群臣不说话,道:“传六王爷进见。”

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皇帝和六王爷预想的情况一样发生着,在王爷陈诉完,并将奏折承上,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这几个月,各方势力都奏过此事,原因很简单,四爷不是自己阵营的,搞四爷就是打敌对。

可后来派人一查,此子真有才,如此逆转,各方势力都脱不了干系,这也是为什么各方在这几个月都密集的启奏,其目的也是想在皇帝心情不好的时候给此案定性,皇帝金口一开,再改那是不可能的。

皇帝看向下首站立的潘太师道:“潘爱卿,你看一下。”

潘太师看完奏折,上前出列道:“兵部杜康为管教不严,纵使妻弟嚣张跋扈,有损朝廷威严,应严惩。”

潘太师准备丢车保帅。此言一出,站在后方的杜康为扑通一声跪下,道:“臣管教无方,让朝廷蒙羞,求陛下严惩。”

周围也有不少群臣纷纷出列,怒斥杜康为,要求严惩杜康为,看情形,这杜大人完了。

皇帝也不作声,等大臣们纷纷奏完,才咳嗽一声,问王爷道:“臣弟,你看如何?”

王爷歪歪脑袋道:“臣在江南郡倒是没听说杜大人有参与此事的消息,如何裁断还请陛下定夺。”

这么一说,也算是帮了杜大人。

皇帝沉思一会儿说道:“此事却为吴玉林仗势欺人,他已受了报应,就割去其功名,永不录用。杜康为管教不严,罚一年俸禄,至于司空正,现以查明,却是大才,顶吴玉林职缺,即刻上任,众亲觉得如何?”

满堂文武大臣默不作声,处罚真的太轻,大家都没事,当事人杜康为也仅仅是被罚俸一年,几千两银子的损失,对朝中这些人来说,算不的什么,但让司空正就这么身居要职,却让很多势力不满,毕竟天下的权力之争无非就是皇帝和众臣之争,这么一来皇帝占了便宜,势力扩张,臣这边就弱了一分。

户部侍郎孙红雷出列,奏道:“徐州乃自治区,职务重要,而司空正才是个孩子,任此职有些不妥,不如安排他去别处上任,徐州还是安排一个成熟的大贤坐镇。”

众臣纷纷称是。王爷出列奏到:“我朝有明令,重职需大能或有重大政绩的臣子才能委任。但并没有年龄要求。吴玉林能被委任,必是大能,否则不能以候官身份被委任。司空正以一局棋就能将其吓疯,且是高中头名的进士,其能力必然是在吴玉林之上,为何不能委任?”

此言一出,众臣纷纷议论。见群臣无人赞同,皇帝心道:“如今众臣,都已纷纷站队,居然无人敢出来为朕说话,不觉温怒,便话锋一转,询问几个势力的主事官员道:“吴玉林案是不是要查一下?”

皇帝说的是吴玉林案,而不是说的辱朝廷案,此意一出,几个官员哪里不明白皇上的意思:面子我是给你们了,你们不要那就对不起了。

试想,吴玉林为何能被委任要职,靠一方势力是做不到的,这是几方势力讨价还价、利益交换得来的,真查起来,一定是查的出来的,那时候会发生什么,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礼部侍郎钟离昧出列道:“陛下,臣觉得王爷说的有理,一切都要按规矩来。这也是我朝立足的根本。这司空正确是大才,臣觉得有志不在年高,委以重任必能出奇效,司空正将来也必成大器。”

朝中百官哪个不是察言观色的老手,说句老话,个个眼睛毛都是空的,马上纷纷出列,奏道:“钟大人所言极是。”

此局,所有的一切全在皇帝与王爷之前的计算中,之所以轻罚,也是有所顾忌,各方势力需要平衡,杜康为毕竟是太师门生,是太师这一

最新小说: 亡妻回归的方式不太对 成龙快婿 娇软丫鬟上位后,禁欲王爷宠入骨 高考后我带全家修仙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空间系统穿七零,肥妻暴瘦暴富样样行 孤锋莫宁 斗罗绝世:成了霍雨浩金手指! 大秦:始皇大大是我爹! 引诱清冷权臣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