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议事大殿内,皇帝对殿下一人说道:“王弟,此事你暗中调查,朕需要真相。”
六王爷躬身答道:“臣遵旨。”
枝叶城,江南三郡下辖的一个中型城市,管辖着包括玉泉镇在内的9镇,人口数十万,距离玉泉镇也不过两三日路程。
一行5人乘坐着两辆马车远远驶来。后面马车上坐着一名锦衣的中年人,正喝着茶水,悠哉悠哉的看着手中的信件,此人正是从朝中来的六王爷。
六王爷号逍遥王,不爱争权夺利、爱游山玩水、喜琴棋书画,这反而成了他受皇上重视的原因。
本来从京城来玉泉镇也就只需大半个月的时间,六王爷却走了整整三个月。六王爷做了充足的准备,派出了大量探马,在前面打听消息,探马一路回报,倒也没有耽误事。
进入江南郡地界,得到了很多关于四爷的消息,探马以密信报于六王爷,这些密信以后也是要呈送给皇帝看的。
六王爷不仅感叹,难道真是奇才?从这一路收到的消息看,四爷简直是天纵之才,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六王爷专门让人买来一副字,上面的字让这个在书画上也有一定造诣的六王爷硬是看不出来是一个13岁小孩所写。
六王爷看着身边的男子道:“这幅字值纹银50两,你觉得贵吗?”
男子40多岁,也是京城有名的文士,人称宫先生。
男子手捏胡须,摇头赞到:“可惜不是名家所笔,单论字而言,50两不贵。”
六爷点点头,接着说道:“若此事为真,我大宋可出了一个天纵奇才。”
一路无话,进入城内,挑了家上好的馆子,坐上二楼靠窗的位置,品尝美食。地道的江南菜,配上当地上好的特酿,对于经常吃北方菜的一行人来说也别有一番风味。
此时,一名文人打扮的模样的人走上二楼,邻桌的一名文人立马上前打招呼,将人请到桌上。
“李兄,让我好等,来来,坐下先饮此杯。”久等的朱姓文人道。
两人吃着喝着聊着,说巧不巧,原来这名李文人刚从玉泉镇回来,所聊的事儿还正好和玉泉镇的四爷有关。
“都疯了,这司空学士绝对的高人。”这李兄喝了一杯酒后说道。这李姓文人说的兴起,声音也大了不少,周围不少人听到,也纷纷关注起来。
“疯了是何意?”对面有人问道。
这李兄就把这几天的见闻和大家道来。这司空学士人称四爷,每天在河畔琴棋书画,随笔之作都是佳品,每天在门口捡墨宝的人宛如疯魔,为此大打出手的人,天天都有。
旁边的人问道:“他为什么不拿出来卖?”
这个李兄不屑地嗤了一声:“人四爷瞧不上,他的作品只赠不卖。”
周围的人恍然大悟,都在默默的心想,明儿我也去抢。
李兄接得道:“这还不是奇的,这个四爷棋艺了得,每天下三局,我回来的那天已经下了100多局,其中赢16场,其余全是平局,无一败绩。”
旁边有人说了:“这水平也很一般吧。”
这个李兄一听,鄙夷的看一眼说话之人,接着对众人说:“这才是高明之处,你若是前去拜访,虚心交流,四爷礼貌待之,与你平局。你若是上门打擂,言语不敬,四爷就好好收拾你,赢得16场,那叫一个痛快,真的是绝不留情,输的人颜面扫地,下哭8个,下疯一个。”
接着又道:“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那100多个平局,开始平局之人都觉得惋惜,觉得自己好像能胜,反应过来才发现是人四爷让了,细细品过,都受益良多,你说他棋艺高不高明?”
周围人炸舌。不知道的人就问道:“那这四爷应该是一个前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