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挑子不干的事儿当然只能想想,荀尧是个做事有始有终的人。
根据剧情发展,反派贺凛会在三天后被人围困,差点双目失明,她猜女主绝对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毕竟贺凛的好感度再往上走,那可就是喜欢了。
荀尧能让她得逞吗?那必然不能,但是在此之前,她要先琢磨自己以后赚钱的路子。
虽说荀栩进了贺家帮,但她和大块头打听过了,刚进去的小弟工资一个月就500块,平日里荀栩要上学,那必定是没有工资的,贺家帮也不是慈善堂。
荀栩懂事,还在贺家帮食堂帮工,一个月也有两百,这样一算,他一年也有3900的进项,已经是小县城里中等薪资的水平,养活自己已经没有太大问题了。
荀尧真心为荀栩感到高兴,不为别的,就为他勇敢地走出自己的庇护,尝试自己独立的第一步,而且显然这一步走得非常成功。
如果荀东昇一家真能按照约定说的,每个月能给他们1000块,那么其实现在他们兄弟俩基本的温饱危机就解决了。
虽然小说作者说的背景架空,勿考究,但荀尧来到这里一个多月了,大概看出来背景还是参考了现实世界的,时间大概是90年代末,处于世纪的交界,他们所在的小县城属于三线小城市,重工业几乎没有,轻工业发展逐渐趋向成熟。
手工业虽然逐渐没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小县城里依然有不少靠手工业吃饭的行当,比如纺织、钟表、裁缝铺,还有各色各样的商铺,吃食店,早上和夜晚的贸易格外繁荣。
人月均收入大概500多,好的工作1000多,像京城那样的大省城,才有月均三四千的工作,而荀尧原来做的,是这个小县城最底层的工作。
她一年除非生病到动不了,不然固定白天去废品站当帮工,晚上去吃食店当伙计,有时废品站早收工,她会去找点其他短工,或者捡废品去卖,就这样每天早出晚归,依旧一个月只能赚180块,交了荀栩一年学费和书本费580块,也就所剩不多了。
除开日常开销,她还要准备荀栩高中的学费,在阳清县这个小县城,虽然只是三四线,但是人人重视教育,舍得给家里的孩子进行教育投资,“知识改变命运”是这个时代深入人心的理念。
这也直接导致阳清县教育投资增长,因此才有了华盛一中这个L市排名前三的重点高中存在,虽然排名前三,但是师资却是全市第一,录取分数线也是全市第一高,还有就是狗血文一贯的尿性,在这个高中里就读的大多数学生都是L市上层阶级的孩子,因此每年学费可想而知。
荀尧心里是打算让荀栩读华盛一中的,因为她知道荀栩完全有能力考上,但是学费问题是真的压倒了她这年轻的脊梁骨。
一学期学费要1000,书本费100,那一年就是2200块,那是荀尧一年起早贪黑才能赚到的钱,但是如果交了学费,她和小栩就要坐吃山空了,荀东昇一家是不会给他们任何吃的。
以前荀尧还能偷摸出一点粮食,后来何春玲为了防着她,每天晚上都会去厨房将剩饭剩菜锁起来,家里的存粮也一律锁在柜子里,要用时才拿出来。
第一年荀尧是能供得上的,毕竟之前两年还是有些存款的,但是后面就难办了,就在她愁苦之际,无意中听废品站的其他工人说起贺家帮的福利,考核通过一个月至少500,那时她便狠狠动心了,只要进了,那么她和小栩以后的生活就有着落了,小栩以后的学费也不用愁了。
她抱着美好的幻想去参加考核,却不曾想世界上哪有免费的午餐,福利多好也代表难度有多高,对她一个初一便辍学的人,文考她根本一个题都看不懂,只能寄希望于武考,谁知一去,从此与荀栩阴阳两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