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余家(1 / 3)

仙留村,本是富饶之地,有“神仙也眷留”之美称,可去夏之时,竟一滴雨也没落,到了秋收,又连月暴雨,田地好不容易长起来的稻子,颗粒无收。

饶是再富庶的地方,连遭天灾,也不能自救,是以到岁末寒冬之时,竟有牙婆前来买人。

要说这余自笙,也就是四丫的爹,虽是庄户人家,却学那附庸风雅之流,仗着前几年有钱有田,不顾正房夫人病重,纳了自家远房表舅的姑母的女儿为妾,妾室带来一子两女。

本以为是寡妇拖带着儿女投奔,谁成想,居然是余自笙的亲子亲女,于早年间无媒苟合所生,一直当外室,见正房夫人病的无力回天,熬日子罢了,才登堂入室为妾。

正房夫人被瞒多年,一朝事发,原以为与丈夫相敬如宾,谁成想内里竟早早有了外室,急火攻心一病去了,留下一子两女。

余自笙见发妻病故,毫无半点伤心,急急的把妾室扶正。

妾室也有手段,哄的余老爷子把发妻的孩子交给她抚养,正室过身不过月余,就逼迫大儿子娶了她娘家侄女,无才无貌,品性极差,母老虎一般,管的四丫的大哥余大郎唯媳妇马首是瞻,其余一概不听不认不管。

四丫的亲姐姐,算上继室的三个子女,排行第二,称作二丫,将将十六的年纪,被后母配了个二十七八的童生当继室。

跟余老爹说的花一样,说什么将来相公科考有望,不定是秀才娘子或者举人娘子,前途无量,倒把自己亲生的大女儿嫁了个富户,家里使奴唤婢,倒真真是个好日子。

余老爹可有可不有,觉得大女婿二女婿俱好,自己以后都受人敬重,且不管女婿人品如何,只把亲事做准。

余二丫每每回娘家哭诉,说婆母如何不堪,只一味给媳妇立规矩、挑刺,丈夫如何花天酒地,吃了花酒倒把家里能卖的都给人抵了酒钱,苦不堪言。

继母白氏装作感同身受,可实际不作为,去了几次,说是给继女儿撑腰,前几次那魏童生母子还真以为会闹出什么,结果都轻轻揭过,雷声大,雨点小,也渐渐变本加厉,四丫姐姐苦不堪言,也渐渐不回来哭诉,只一味忍耐。

只是时间一长,便是那泥人也有三分性子。如此,大闹了几次后,四丫姐姐也渐渐看清了局势,她明白,若是被欺负,只拼了命去跟他们闹,将银钱把在手里,任那魏氏母子如何搜刮,一概没有。

索幸那魏童生也不是极恶之人,手头没银子人家也不认,这才好些。

四丫自己在家虽被亲生母亲精心教养到了七岁上,也算是明白了些生存道理。

直到后母嫁进来,又被当做使唤丫头一般,伺候着全家人,索幸有个聪明的好处,自后母嫁进来两年之内,倒也没多受他们母子四人的磋磨。

只白氏听闻村子上有人卖儿卖女换了银钱度日,且自从他们母子四人来了,家里每况愈下,遭了天灾收成不好,家里更是入不敷出。

余老爹也只仗着自己上了年纪,只贪图享受,家里一概交给白氏和大儿媳小白氏,白氏的大儿子余二郎,也是好吃懒做的一个,只见家里入不敷出,不想着细心经营,倒结交狐朋狗友斗鸡走狗不着家。

白氏也乐意惯着儿子,有钱就给,家里早从白米换成了细糠。

是以听说有人卖儿卖女换银钱度日,白氏也打起了主意,余老爹起先不同意,可耐不住白氏天天吹枕边风,又恰逢大儿媳小白氏有孕,以家里添丁进口,花销不济为由,撺掇着余老爹卖了四丫。

这下余老爹自然同意,在他看来,女儿终究没有孙子重要,孙子是家门传承,女儿将来是别家的人,也没有大用。

余四丫也不是没想着逃走,可自个才九岁,又没有路引,不管去哪里都束手无策,只能安慰自己或许出

最新小说: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 梦回香江之醉枕天南 神只 操控爷爷过草地,祁同炜逆天改命 玄幻:投资反馈,我成反派护道者 太一药神诀之玉帝后裔混都市 三十载江湖浪涌,八百年红尘武仙 大师姐她躺平了 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 人在北美兼职鬼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