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完书……
呸!
读书人的事情,能算偷吗?
借书的时候,秦锋顺道看了看传说中的小皇帝。
也就那样!
没什么玄里玄气的,没有什么真龙护体,也没有什么帝王霸气,什么帝王之相都是扯淡。
换身衣服往大街上一扔,就一普通人而已!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话不是陈胜吴广胡诌的。
是个人,只要际遇到了,他也能当上皇帝!
洪武太祖皇帝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秦锋原本打算给小皇帝留一封信,告诉他日后若是活不下去,可以到壕镜寻求庇护。
可信写到一半,最后被秦锋扔了!
可别自找麻烦了!
再怎么说他现在也是皇帝,而且是拥有实权的皇帝,一纸令下,就有无数人为他卖命。
若自己真留下信,小皇帝肯定会派人去壕镜调查,甚至直接派兵过去!
自己这不纯粹属于没事儿找刺激?
再者来说。
留下书信也没有用。
这朱由校若真是贪生怕死之徒,最后也不会吊死在煤山,他完全可以选择投降,或者是逃离京城!
秦锋就是欣赏他这一点,所以才会冒出留下书信的念头。
最后虽然放弃了这个念头,但总归还是想保住这个铁骨铮铮的末代皇帝。
跟大明无关,只是保住朱由校这个人,就跟后世留下溥仪的性命一样。
当然。
溥仪跟朱由校是没得比,一个是祸害,一个是褒贬不一,但可圈可点。
秦锋不打算保留封建王朝的统治。
西方已经催生出资本主义的萌芽,再过几十年,英格兰就会率先发生变革,确立为更加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封建制度的弊端太多,相比之下也更加落后,所以改变制度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至于改变成什么样的制度……
秦锋不打算参与进来,因为他打算把华夏打造成大同社会,以马列为蓝本,以后世的政策为模板,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加以调整和变革。
这些都是后话。
接下来几日,秦锋在各个城池奔走不停,尤其是重点饥荒灾区。
在他的努力之下,前前后后算在一起,整个大明竟少饿死几百万人!
当然。
也不全是秦锋的功劳。
这里面,他只占了一成功劳,随身空间占了四成,剩下四成半是人家富商豪绅的,还有半成是分发粮食的官府。
老百姓不知道这些,最后就造成了一个结果——老百姓开始对官府变得感恩戴德起来。
往日里。
老百姓对剥削他们的官府和豪绅充满了怨恨,经过此次大变,他们的态度顿时有了反转,这对后来的农民暴乱起义势必会产生影响。
大明会因此而延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