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达,你今天回来的时间,可比往日要迟了一个时辰啊”
眼光在荀攸的身上扫过,荀彧的心中多少有些羡慕。
其实,按他的年岁来算,应该和十五代很搭。
可谁让他是他老爹老年得子生来的,也就造成了他这尴尬的局面。
但凡十五代的,都因为他十四代的辈分,敬畏他。
而十四代的,除了他之外,其他的都是三十三岁靠上的年纪,不是已经出仕,就是已经成家立业,孕育子孙的老成之辈,着实谈不到一起。
好在,在整个荀氏一族,也只有荀攸,能不顾及两者之间的辈分。
“今天和诸位兄弟玩的尽兴了些…”
整理了下依旧,荀攸慢悠悠的在荀彧身前坐下。
“哦!这可不是你的性格,看来今天公达你应该碰见了一个让你十分感兴趣的人,可对?”
说话间,荀彧也将手中的书简放下,带了些许兴趣。
他这位子侄的才能如何,外人或许不知,他可是清楚的很,满腹的治政韬略,绝不弱于他。
才能高,眼界自然也高。
别看他近日来与十五代的族人、外婿聚在一起,更多的是走形不走心,强担着十五代老大的责任罢了。
“没错,文若,还是你知道我!不如你来猜猜…这个人究竟是谁?”
搓了搓冻得通红的双手,荀攸笑着反问道。
“是那位黄氏子吧?”
“嗯?文若,果然还需是你,恭喜你猜对了。”
见荀彧连犹豫都未曾犹豫,就说出了黄祖的名字,荀攸脸上的笑意愈加浓厚了起来。
“猜到是谁,并不难!不过,让我感兴趣的是,这黄氏子究竟有多大的魅力,竟然能引得你的青睐?”
“今日可惜你没去,否则…你就不是抱着老眼光去看待黄氏子了。”
“文若,汉室立国四百载,积弊难返,我有预感,这汉室的天下…快则数年,恐怕就要真的乱了。”
“我颍川荀氏虽然也是名满天下的世家,可毕竟是以文立家,不同与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若是天下有变,你说…我荀氏一族,又该何去何从?”
“所以,你认为这黄氏子,会是我荀氏未来的退路之一?”
“文若,我还没有那般轻佻?仅凭一眼,就毫无根据的将荀氏一族未来的命运搭到他人身上。只是,今日这黄氏子的表现,虽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大汉,但我等感受的他…在那副和善、忠义的面孔下,隐藏的勃勃野心,如今那黄氏子,在武陵立寨,麾下有六千精锐,加上黄氏在荆州的影响力,若是有变,恐怕多会乘风而起…”
“所以,公达你的意思是,将在这黄氏子的身上下注?”
皱着眉,显然荀攸的说法,没法说服荀彧。
或者,如今这大汉,若有人能如光武一般力缆狂澜,未必不能再续两百年国运。
说什么下注之类的,过早了些。
“没错,这不也是我荀氏一族的生存之道吗?”
这一晚,荀攸未能说服荀彧,荀彧同样没能消去荀攸那疯涨的念头,不过也定下了,等到明日黄祖登门,会让荀彧亲眼见上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