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八日。
就在秦颉忙的不可开交,黄祖焦急的等待中。
张陵带着一艘艘大船,终于从襄阳北上,出现在了南就聚旁边德渡口。
“少主!”
院外,隔着老远便传来了张硕的声音,就在黄祖扭头观望的时候,张硕已经迈着步子出现在了院内。
“阿硕,有什么事?搞得那么紧张?”
“少主,大总管他回来了!”
大总管,指的就是张陵。
只不过,关于张硕对张陵的称呼,黄祖觉得自己这辈子都纠不过来了。
“张叔回来了?”
默默吐槽了一句之后,黄祖的双眸微微亮起。
若是张陵再不回来,他就要想办法再从秦颉那里讨些粮食了。
也未让黄祖等上太久,大概在张硕进来半个时辰后,张陵便风尘仆仆的出现在了黄祖面前。
“老仆见过少主!”
“张叔,起来!您可总算回来了!”
“张叔这次回来,可曾借到大船?”
上前扶起张陵,也不觉失态,直接拉着张陵在院内的石凳上坐下。
“自然是借到的,否则…老仆可没脸回来见少主。”
呵呵一笑,张陵的面上也泛起些许笑容,黄氏虽很少涉足襄阳,但毕竟声名在外,愿意贴上来的士族豪商并不在少数。
“老仆这次回来,总共带了十二艘大船,回来的时候,也从襄阳那边购置了一些粮食,想来能再支撑一段时日。”
“十二艘大船?”
“那这一次大概能送走三千人左右!”
听到这里,黄祖猛然间站了起来,到惊的张陵一抖,到是没有想到黄祖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自然是没问题的!”
摸着胡须,张陵肯定的回应道。
同时,心中默默想着,加上数日后,从长江赶来的数波黄氏大船,二十日前运完这万余人,大概是没有问题的。
“好!大善!”
“张叔,快的话,什么时候能够启程前往武陵?”
“大船上的粮草不在少数,就算增添人手,但要想清理完,也要申时左右,想来要等到明日清晨了!”
“行!我知道了!张叔您老先回去休息,我这就安排人去先挑三千人出来,准备明日清晨跟随大船南下。”
双手一颌,黄祖在深吸了口气后,顿时觉得神清气爽,这些时日压在心头的石头,终于被挪开了。
……
送走张陵,黄祖当即召来了黄盖、宋杜、张硕、魏林等人,安排着百姓南下的事情。
此去武陵,辗转近千里,加上人数颇多,他还是要派个信的过的人,前去那边坐镇。
“叔父,那就只能辛苦你跑一趟了!”
可惜,黄祖目前手底下能撑起来的人并不多,张硕忠心有余,过于年轻,宋杜能力有缺,魏林新降…黄祖暂时不敢放权,以免让这些黄巾降卒产生什么额外的心思来。
“放心,有老夫去,那里出不了什么乱子!”
眼光在张硕三人身上一扫而过,黄盖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三人若是能早日撑起来,他也就不必这般忙前忙后的了。
次日清晨,天色初名时分,黄祖就找人打开了南门,带着三千妇孺,一路往南行去。
此时的宛城,没了朱儁,没了徐璆,成了秦颉的一言之堂,对于黄祖来说,做事起来到是方便了许多。
队伍前方,黄祖骑着战马,带着两个小娃,慢慢的前行着。
因为队伍中,有半数以上的是孩童,虽有临时拼凑的马车、牛车,但行进的速度,依旧是慢的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