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迎着朱儁的目光,秦颉也没有推脱,缓缓点了点继而开口道:“以卑职看,赵弘等人在得到张角死亡的消息后,必不会再死守宛城,或以分兵突围求来日复起,又或者向死而生为张角雪恨。”
“如今的宛城,粮草辎重短缺,且城中依存的百姓,论人数远高于赵弘率领的黄巾主力,有此番拖累…若是这时候,出城与我军决一生死,实为不智。”
“再者,赵弘此人亦非平庸之辈,所以依卑职看,赵弘多半会压下心中的悲愤,分兵突围…以求来日复起。”
“本将也是这个想法,正所谓危城不守,久守必失,守的越久,越会将自己拖进更深的泥潭之中。”
在听到秦颉的想法后,朱儁微微点了点头,这也是他看重秦颉的原因,考虑问题会站在全局的角度,不盲目、不会被情绪左右。
在朱儁看来,秦颉就是家世弱了点,否则早就应该执政一方,坐上一郡太守的位置了。
“那假设赵弘决议分兵突围,当往那个方向?”
眼睛在那幅较大的舆图上来回流转,朱儁的目光渐渐变得深邃了起来。
听到朱儁询问,身侧几名校尉嘴角动了动,可在看见一旁老神自在的秦颉后,只得息了心中那种跃跃欲试的想法。
想表现是件好事,可…要是还像方才那样,只怕在朱儁心中,不仅不能加分,反而会落下一个不堪造就的印象。
“如今宛城南北郡县均已平定,若往南北,犹同龙入泥潭,不仅孤立无援,反而会彻底葬送这宛城数万黄巾主力,不可取也!”
“西部山泽颇多,若分入山林,虽难聚大势,但却可在这冬季来临之季求活,只待养精蓄锐,照样有复起之日。”
“那这么说,初起认为赵弘会率领残部向西分散突围了?”
盯着舆图上西部的位置,朱儁不知可否的问了一句。
“选择向西突围,将是宛城黄巾最后的出路。”
“可眼下,宛城中的黄巾,可尚未陷入绝境,虽粮草有缺,但兵马齐备,尚有一战之力。这个时候,若我是赵弘,绝不会甘心选择向西突围,谋求那结果未定的后起之日。”
“所以…某断定,赵弘绝对会率领黄巾主力向东突围”
在秦颉话音落下的刹那,帐内众人顿时将目光投向了舆图东部的位置,有人一点而透,有人一知半解,有人…懵懵懂懂,高下之别,自有分明。
“彩”
轻喝一声,朱儁望向秦颉的眼神愈发满意起来,心中暗自嘀咕,若是能早发掘秦颉几年,指定要将秦颉培养成一名能征善战的良将。
只可惜,在秦颉做了几年江夏郡的都尉之后,在见过无数的是是非非之后,早就放弃了以武立身的念头。
虽同样是位高权重,可在私下里,武人,还是要比文官抵上一头,时常被诟病、被责辱。
“将军,何不讲的清楚些。”
此刻,徐璆的面上,挂着满脸的问号,成为帐中未通其理的两三人中的一员。
“刺史可清楚汝南的局势?”
对于徐璆的疑问,朱儁也没鄙视,说到底徐璆也就是个通俗经义的文官罢了,情有可原,于是在收敛了眼中的光芒之后,晃着头问道。
“汝南黄巾早已在两月前被皇甫将军平定?难道这期间还有什么联系不成。”
汝南,那时属于豫州的地界,对不属于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地方,徐璆并没有多少关注,因为但是南阳郡的事情,已经足够让他焦头烂额的了。
“汝南黄巾主力,虽然已被皇甫将军斩杀黄巾各部大小渠帅后击溃,但在汝南、亦或是整个豫州,依旧有为数众多的黄巾残部潜逃山林,苟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