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三省六部制(2 / 2)

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为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中书省,是为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设中书令、中书监,官秩正二品。”

“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奏章,有封驳之权。”

“设侍中,正二品。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尚书省,取代尚书台,设尚书令,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二十四司。”

“六部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为名,负责执行诏令!”

“尚书令官秩为正二品,六部尚书皆为从二品,余下各司侍郎皆为正三品!”

萧玄的话音一落,在座的公卿百官就开始细细的琢磨起来。

萧玄这已经不是在大规模的改革官制,而是“一刀切”,将原先的三公九卿制改变,取而代之的则是三省六部制。

全新的官制!

三省各有明确分工。

中书省,在此前并没有先例。

门下省的话,还是有例子可循的。

之前的门下省就设有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

所以说,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

尚书省的前身为“尚书台”。

当年光武帝刘秀鉴于西汉末年大权旁落于贵戚大臣,所以竭力把权力集中于君主,凡机密之事全部交给尚书,以此制约三公。

所以,这就加重了尚书令的职权。

因尚书的官署在宫禁内而称为台阁,故有尚书台之称……

这尚书令的职权,本来就相当于丞相,凌驾于三公之上的。

尚书台权力虽重,但台官职位卑微,长官尚书令不过千石,尚在九卿之下,这样位卑权重,皆由皇帝亲任干练之士充任,便于控制,发挥效率高。

在汉和帝以后,多幼君弱主,实权常被外戚、宦官所掌握。

所以说,尽管三公要听命于尚书,但尚书又往往被实权更大的外戚、宦官所左右!

“丞相,若搬出这一套三省六部制,原来的三公九卿,还有丞相你的职位,如何处之?”

卢植皱着眉头询问道。

作为一个宦海浮沉多年的老臣,卢植也已经意识到,这一套三省六部制,的确较为先进。

因为东汉以后的每一代有作为的皇帝,都已经开始设置不同的机构,来分掌三公九卿的职能……

这样一来,大汉的官制,难免会显得体态臃肿。

所以萧玄之前说,推行新的官制,是为了避免尸位素餐的朝臣太多,也是无可厚非的。

最新小说: 修仙游戏恋爱实录 赝品生存指南 夏日沉溺 炮灰恶女在大俄暴富[九零] 前妻来听我的演唱会 爹男尊,妈女尊[六零] 这该S的看脸的世界 都玩攻略游戏了,当然要全收集 宅女也有修罗场吗?[系统] 重生后太子妃改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