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醒来之后,刘牧带着众人下山,回返了县城。
回返之后的众人,除了诊治的时间外,都都会暗暗发怔,思索着刘牧和李绪的对话。
而李绪更是如此。
待黄昏归家之后,他直接去找了李通,把自己和刘牧的对话重新复述了一遍。
他想从李通这里再次求证答案。
李通震惊失色…
他有想过,刘牧会不会建立自己势力。
但从未想过,刘牧的愿景竟如此宏大。
他清楚的知道,真要实现又是何等艰难…
李通看着李绪,迟疑的问道:
“绪儿,你现在的想法呢?你觉得先生说的对吗?”
李绪点了点头,郑重的说道:
“先生教的,肯定是对的。”
“阿父,绪儿现在想的很多很多…”
“绪儿想身先士卒,率将士平定乱世,还百姓安康。”
“绪儿想治理一方,造福百姓…”
“絮儿也想治病救人…”
李绪看着眉毛紧蹙,苦思冥想的李绪,欣慰的笑了:
“绪儿,那你就跟随先生,用心学习吧。总有一天,你在先生身上学到的,会有用武之地,也能一展所长…”
李绪重重点头。
李通一夜未眠…
他在一次次的回想着刘牧所说的话…
想着刘牧所要走的路有多艰难…
想着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天亮之时,李绪准备前往药铺之时,李通也一起跟了过去。
他也很想问问刘牧,知道不知道这条路有多艰辛,又知不知道这需要多少顶尖人才…
刘牧看到李通之时,很是惊喜。他刚好准备去找李通,商量一些事情:
山村早冬,如今那里的人已经不能开采石炭。倒不如趁这个时间建个书院,教会他们一些技能。
他看看李通能不能帮着遣人建造一下,
或者借给他一批抵寒的衣物,让山村中的人自行建造。
李通立刻就派人开始准备。
他来这里,本就是担心刘牧所言,是一时冲动。但看到刘牧要开设书院,所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他一边着人整合着冬衣,一边差遣着兵士送运物料和建房。
双管齐下中,短短十天,六间容纳百人的学堂就已顺利建成。
学堂有六间,分别对应的是政治、军事、冶铁、医术、经济和信息。
落成之后,自然也给许褚许定那边送了消息。每个学科都给他们留了些名额,二人欣喜之余,更是立刻开始确定人选。
李通这边,同样的也留出了部分名额,让他与李落共同商量人选。
郎陵村这里,则直接让之前随行的百人加入,自行选择想学的科目。
三日后,郎陵书院正式授课。
众人再一次惊到了。
政治课上,刘牧照搬了东汉末年的正史。一个个的给他们讲述了人物的背景、经历、势力范围、目前现状等等,然后再让众人带入他们视角,利用政治手段,找出最契合发展的合纵之术,再找出让其崩盘的薄弱之处…
军事课上,刘牧针对三国时期指挥不便,提出了“斩首战术”及“小团体运动战”,并且制作了沙盘,让他们自相对攻,进行沙盘模拟战。
冶铁课上,刘牧在黑板上作图,从现在已有的“炒钢法”,讲到魏晋南北朝的“灌钢法”,再到近代的“转炉炼钢法”,制造兵器也从已有的“折叠锻打法”,讲到唐宋时期的“包钢法”和“覆土烧刃法”…
医术课上,则相对省力了很多,现在是东汉,一本《伤寒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