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店买凉拌菜的,一位老太太的女儿,就这样在7月初,上海路店也开始了营业,当然,董小二凉茶也摆在了店里的柜台上,我每隔两三天都会回去收次账。
8月5号这一天,史美丽从乡镇回来,带回一位叫郑魁的30多岁中年人,说他曾经是面包厂的销售班长,对县城的销售渠道特别熟悉,想请他回来做县城的饮料市场。看着对面坐着的一位穿戴整齐,个子不高,脑袋特别大的男人,起身为他倒了杯水,散了根烟,来到他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来,微笑的看着他。
“郑哥,面包厂倒闭后,你最近几年在干什么?”
郑魁显得很是自然,端起茶喝了口水,礼貌的看着我。
“我老婆在沙河路开了家商店,我就在沙河路忠明批发部帮忙,给城南,城西,各个零售点送饮料,啤酒,也经常到附近几个乡镇送货,前阵子我听说面包厂被人承包了,后来我送货,经过厂门口几次,才知道我们是家饮料厂,这几天我发现去王集乡送货,好多零售点,饮料要货越来越少,这时我才知道,你们一直在王集乡出货, 好奇之下,我也买了一瓶比别的饮料瓶,要高一些的凉茶,喝完之后,我发现你们的凉茶饮料与别的饮料都不同,既好喝又解渴,打听之下,今天我在王集乡碰到了史主管,把我的一些想法和她说了说,就来到了我们厂。”
听完了郑哥说的话,我先是对史美丽进行了一番表扬,对她和销售员们的努力,表示很肯定,又向郑哥询问了一番,怎样才能在饮料满天飞的县城打开市场。郑哥给我分析了县城饮料市场的形势,讲了外地饮料对我们本地饮料的冲击,以及老城县方星饮料厂,对外批发的价格和销售方法,还有给批发商的奖励。
我认真的听着郑哥对饮料市场的讲解与分析,对比一下史美丽给我反馈回的信息,和我自己了解的情况。发现郑哥是一个善于思考观察又特别有野心的一个人,中午我留郑哥,在食堂吃了顿饭,又和他聊了许多,关于市场营销学的模式,郑哥很是惊讶于我的销售思想和我对以后市场的销售分析。就连在一旁吃饭的史美丽,也瞪起了圆圆的眼睛,竖起耳朵仔细的聆听着,时不时的还问我一两个问题,就像第一天才认识我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