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就要下雨。
这麦子不赶紧收回去。
到时候湿了。
那可真是要了她的老命了。
越氏看了看天。
说来也是奇怪。
从傍晚开始天上就开始轰隆隆不停的打雷。
可是直到现在一滴雨都没有滴下来。
再看自己老伴。
正看着地里的麦子乐呵呵着。
那之前吃完饭的那些人。
又下地割麦子了。
让他们休息都说赶紧割完,怕下雨。
“老头子,这麦子收了,咱往哪放啊!”
“放院子里呗。”
魏老头说道。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这个人做事一点也不考虑后果。”
越氏生气的说道。
魏老头听到老伴生气了,连忙问道:“这是咋了?咋还生气了。”
“要是收回水稻,那放一起就放一起了,老五刚才不是和夫子们说,收完之后我们要算每亩的产量吗?你放一起咋算?”
魏老头:“......”
“还有,就咱那院子再加上屋里,也放不下这么多麦子啊!”
“那可咋办?老婆子你有什么好办法?”
也不知道是越氏太聪明,还是魏老头的依赖性太强了。
一有麻烦的时候,魏老头下意识就变成一个缩头乌龟,让自己的老伴挡在前面。
以往他们村里收了水稻之后,就全部晒在院子里面,年年都种水稻,一亩地能产出多少白米那都是有数的。
上下浮动也不多。
当然这不包括他们家。
他们家那得按粒数。
那粒还是蝗虫吃的掉下的。
别提有多可怜了。
可是这麦子家里还是第一次种。
老五也说了还要统计每亩地的产量。
这可愁死个人了。
虽然魏老头和老伴儿说话的声音很小。
但是顾淮北还是听到了。
原来是愁没有地方晒麦子。
想到自己家里。
那地方又宽又大。
而且全部铺的是青砖。
正适合晒麦子。
于是顾淮北站起身来走过去,说道:“魏老爷子,这么多麦子,你们收回去准备放哪啊!”
“是顾大少爷啊,这不是正犯愁呢,我家老五答应了夫子们要统计产量,家里也没那么大的地。”
“我有个主意,你看行不行。”
“顾大少爷你说。”
“我家挺大,也有地方可以晾晒麦子,不如就先放到我府上等晒干了,你们再来统计。而且我保证没有人会拿的。”
“顾大少爷,你别误会,我们不是不相信你,是占你们家这么大的便宜,老头我这心里过意不去。”
魏老头下意识拒绝了。
“啥占不便宜不占便宜,咱们都是大河村里的村民,一个村的帮个忙怎么了?”
顾淮北继续劝。
柳铭也趁机凑了上来,“对啊,老爷子,现在收麦子要紧。正好淮北家足够大。咱就按照一亩地一亩地把收好的麦子摆放,这样就很清楚的知道产量是多少了。”
“而且,你别觉得这是你们一家的小事,要知道这大周朝,种麦子只此你们一家,到时候县令知府听到消息也会赶来一探究竟的。”
“柳少爷,你是说这大周朝种麦子,就我们一家?”
魏老头惊讶道。
“对啊,你老不知道?”
“柳少爷,你可高看老头子我了,我这一辈子走的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