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下一份厚礼,你可在见袁绍之前,先去见下许攸。此人极为贪财,但又颇得袁绍信任,你要尽力讨好他,有他和公则在袁绍面前帮忙,你可事半功倍。”袁谭继续对伊籍交代着。
“是,属下记下了。”伊籍再次答应着。
袁谭交代完毕,立刻提笔亲手写下了一封给袁绍的书信。
信中为他在幽州的取胜进行了一番歌功颂德,故意说了很多恭维袁绍的话。然后特意说出了与汉室朝廷结亲的好处,希望袁绍一定考虑清楚,接受赐婚。
袁谭将书信交给伊籍,伊籍将书信收好,与徐庶一起告退。
看着二人离去,袁谭的心里充满了期待。
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按照自己和谋士们规划好的轨迹在进行,他只盼着能尽快见到成效……
……
数日后。
下邳城内的州牧府内,刘备一脸愁容的看着面前对陈群、陈登的调令,充满了无奈。
自陶谦手中接过徐州的时候,徐州共有五个郡、国,分别是琅琊国、东海郡、下邳国、彭城国和广陵郡。
琅琊国和东海郡,最初因为有驻守开阳的泰山贼不断侵扰,实际上的大部分领地都被泰山贼所控制,刘备基本管辖不到。
所以刘备能够实际控制的只有下邳国、彭城国和广陵郡。
泰山贼被击破,琅琊和东海收回之后,刘备并未得到兵力的补充。
他手下的武将和兵力有限,思来想去,只能将琅琊国交给糜家去管控;东海郡交给了自己的同乡简雍。
看似刘备已经掌控了整个徐州,但其实他身边并没有多少兵力,只能依靠着陶谦留下以曹豹、许耽为首的丹阳兵旧部。
为了拉拢二人,他将曹豹任命为下邳国相,许耽任命为彭城国相。
由于刘备很会做人,再加上有陈群、陈登在身边帮忙调解,他和曹豹、许耽以及徐州的旧士族势力的关系还算融洽。
但最近袁术不断向两州边界增兵,随时有进攻徐州的可能,刘备已经是忧心忡忡。
没想到就在刘备为了应付袁术着急的时刻,偏偏又收到了朝廷的调令,要将二陈从刘备的身边调走,屋漏又逢连夜雨,又怎能让刘备不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