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孝的提议甚好,现在选择徐州作为我们的首要目标,的确最为合适。”
“不过,刘备现在毕竟还是臣服于朝廷,之前还曾出兵助我们平定泰山反贼。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我们直接出兵攻打他,似乎于情于理都不大合适。还需要找个像样的理由,师出有名才好。”袁谭首先表达了对郭嘉计策的认可,随后也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主公无需担心,袁术一直对徐州虎视眈眈,之前我们斩杀纪灵,给他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线报,他已经调动了大量兵力,准备进攻刘备。”
“袁术盘踞南阳多年,占据寿春之后,虽然孙策离开,分走了部分兵力,但实际上未动其根本。即使之前在开阳,斩杀纪灵,让他折损了两万兵马,其实力也在刘备之上。”
“一旦刘备战败,徐州易主,我们自然也就有了出师徐州的理由。”
一直沉默不语的田豫,此时站出来安慰着袁谭。他手里掌握着情报信息,对徐州的情况更为了解,马上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袁谭听完田豫的话,却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历史上,吕布自兖州败给曹操就去了徐州,被刘备安排在小沛,他趁着刘备和袁术对战的机会,出兵抢夺了徐州,随后曹操出兵与刘备联合,击败了吕布,从而占据了徐州。
现在吕布成了自己的部下,刘备身边没有了这样的隐患,一旦他和袁术对峙起来,谁胜谁败还真就不好说了。
袁谭开口说道:“国让的想法是没错,但刘备现在得到了徐州士族的拥戴,手下又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即使袁术实力更强,也绝非短时间可以将其击破。要想让徐州尽快易主,我们还需要在暗中给一些助力才行。”
郭嘉马上明白了袁谭的意思,开口说道:“主公的意思,是我们要设法分化那些支持刘备的士族?”
“正是,之前为了达成和刘备的同盟,我们曾经接触了徐州的糜家,还有陈群、陈登,分别给了他们相应的好处,我觉得现在是可以进一步将他们分化的时候了。”袁谭回应着郭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徐庶开口说道:”主公,此事并不难。如今朝廷百废待兴,用人之处颇多,我可以用以尚书台的名义出一份征辟的调令,将陈群从沛县调往临淄,表面上是在朝廷任职,其实却是让他远离刘备,为主公效力。”
袁谭赞许地点头,继续说道:“此法甚好,我还可以请圣上下一道圣旨,表彰陈登在徐州发展农业的功绩,提拔他为广陵太守,看似仍在徐州刘备的治下,其实却是相对独立的区域,等于间接切断了他和刘备的联系。”
“至于糜家,他和青州的多个士族都已经有了生意往来,以他们生意人的头脑,不会看不出我们将二陈调走的用意,也会知道该如何明哲保身。”
“主公之计甚妙,但除了他们三家,现在徐州还有两大势力,是我们可以加以利用和挑拨的。”田豫听完袁谭的话,赶忙补充着。
“哦,哪两大势力?”袁谭听了田豫的话,露出兴奋的目光,没想到徐州还有自己忽略的势力。
“第一股势力是已故徐州刺史陶谦的两个儿子陶商和陶应。陶谦在世的时候,他们兄弟二人早已成年,也一直跟随在陶谦身边。”
“可陶谦临死前,却把徐州交给了刘备,没有交给他的长子陶商,本身就是一件很匪夷所思的事情。”
“刘备担任徐州牧之后,把陶商兄弟安排到了徐州的海西县,那里地处海边,环境恶劣,且常有盗匪出没。我相信陶氏兄弟被刘备如此疏远,必定心怀不满。”
“虽然他二人现在并无实权,但毕竟是陶谦的儿子,陶谦在徐州经营多年,且多有恩情给徐州的官员和百姓,若是他们兄弟登高一呼,应